罗立 [ luó lì ]
围环耸立。 唐 杜甫 《望岳》诗:“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宋 王安石 《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毅然如…
罗马万神庙 [ luó mǎ wàn shén miào ]
一译“潘提翁”。古罗马供奉众神的场所。在罗马城中心。建于公元120-124年。由罗马科林斯柱式的八柱门廊(高14.5…
马绍尔群岛 [ mǎ shào ěr qún dǎo ]
大洋洲岛国。在太平洋中西部。面积181平方千米。人口5.4万(1994年)。首都马朱罗。多为珊瑚岛礁。热带海洋气候。…
罗马帝国 [ luó mǎ dì guó ]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政治,罗马共和国进入帝国时代。帝国初期,社会经济有所发展,版图扩大;基督教产生并开始传播。…
喽囉 [ lóu luó ]
聪明干练。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剗地你拽大拳人面前逞喽罗,请起来波小哥。」也作「娄罗」、「偻罗」、「楼罗」…
东欧 [ dōng ōu ]
欧洲东部,包括罗马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国和前苏联的欧洲部分。
护民官 [ hù mín guān ]
古罗马时的官员。由下级的平民中选出主持会议。对元老院违背平民利益的决议有否决权,以避免执政官对政务的独裁。也称为「保…
泰米尔语 [ tài mǐ ěr yǔ ]
◎ 泰米尔语 Tàimǐ’ěryǔ[Tamil] 印度南部马德拉斯邦和斯里兰卡北部和东部的…
堪察加半岛 [ kān chá jiā bàn dǎo ]
位于俄罗斯东部,西濒鄂霍次克海,东临太平洋和白令海。面积约423万平方公里。有127座火山,其中22座为活火山,多喷…
五月 [ wǔ yuè ]
一年中的第五个月份。英文为May罗马神话中的女神玛雅,专门司管春天和生命。为了纪念这位女神,罗马人便用她的名字——拉…
归兽 [ guī shòu ]
将战备用的牛马放回山野。谓解除军备,恢复和平。
施耐庵 [ shī nài ān ]
元末明初小说家。一般认为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水浒传》作者。但也有人认为《水浒传》是施和罗贯中合作或罗贯中所作。…
意大利 [ yì dà lì ]
南欧国家。临地中海。包括西西里岛和撒丁岛等,面积30.13万平方千米,人口5813.8万(1995年)。首都罗马。北…
杜马 [ dù mǎ ]
原为沙皇俄国中央和地方咨议机关的名称。现俄罗斯议会中的下议院也称“国家杜马”。[俄Дума]
南斯拉夫 [ nán sī lā fū ]
①旧国名。在欧洲东南部。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黑山六个共和国组成的联邦共和…
西伯利亚 [ xī bó lì yà ]
俄罗斯境内介于乌拉尔山脉和太平洋岸之间的亚洲北部地区,北起北冰洋,南抵哈萨克丘陵,面积1300万平方公里
休牛放马 [ xiū niú fàng mǎ ]
把牛马放归山林,停止充作军用,比喻不要战争要和平。
迦太基 [ jiā tài jī ]
古代腓尼基人在北非今突尼斯一带建立的国家。公元前814年由来自推罗的移民创立。为西地中海的强国,势力远及科西嘉、撒丁…
拜占庭艺术 [ bài zhān tíng yì shù ]
公元4世纪到15世纪的罗马帝国美术和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美术,即宗教美术和封建帝国美术。以罗马晚期的艺术形式和…
溃亡 [ kuì wáng ]
失败逃散。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一章:“ 罗马 尝大破之,陷其都,几灭之,而全军溃亡。凡数百年,和战无已。”
肯尼亚 [ kěn ní yà ]
肯尼亚共和国位于非洲东部,地跨赤道,东南临印度洋。面积582646平方公里,人口22397000,首都内罗毕
刀枪 [ dāo qiāng ]
刀和枪,泛指武器: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形容战争结束,天下太平)。
末罗瑜 [ mò luó yú ]
南海古国名。一译 末罗游。一般认为 末罗瑜 和 元 代及其后载籍提到的 木剌由、麻里予儿、巫来由、无来由,均为 马来…
罗绮 [ luó qǐ ]
(1).罗和绮。多借指丝绸衣裳。 汉 张衡 《西京赋》:“始徐进而羸形,似不任乎罗綺。”(2).指衣着华贵的女子。 …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 sī kān dì nà wéi yà bàn dǎo ]
欧洲最大的半岛。在欧洲西北部,挪威海和波罗的海之间。面积约80万平方千米。西侧海岸曲折。
【词语拼音】luó mǎ hé píng
【词语解释】目录1 期间2 帝国的衰亡3 关键字4 出处 期间在帝国最初的200年,罗马呈现和平、富裕的景象。帝国广大的疆土横跨欧洲和亚洲,帝国所征服的土地纳为罗马的行者,由皇帝的代表─总督来治理。行者的物产皆由海运或发达的运输公路网送达罗马。个行省内的居民也采纳了罗马的法律和生活方式,新城的建造也仿效罗马式的建筑。 帝国的衰亡自公元三世纪起,来自东方的日耳曼人(包括歌德仁、汪达尔人与勃良第人),为了躲避中亚的匈奴人的征伐,不断地往西方迁移,并且建立他们的新国土。罗马帝国的军队和边防长城,都无法抵御他们的攻势。地国内所有的城市为了自保,各自筑起了围墙。公元275年,奥理安大帝在罗马建立一道城墙,这就是奥理安城墙。公元406年,蛮族大举入侵莱茵河地区,罗马和各型者间的商业往来因此而瘫痪。公元1世纪,一个新的宗教─基督教,开始改变罗马人民的信仰。起源自罗马行者巴勒斯坦的基督教,当时已传遍全帝国,但由于基督教的教义是拒绝参加礼拜皇帝的活动,所以基督徒不断地受到迫害。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鉴于越来越多人信仰基督教,变承认基督教是罗马的国教。公元395年,由于帝国内部无法有效管理,罗马帝国便正式分裂为以罗马为首都的西罗马帝国,和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的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拜占庭帝国。然而在公元476年,蛮族攻陷西罗马,迫使西罗马最后一位皇帝退位,此后,罗马帝国便只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的东罗马帝国延续 下去。 关键字中文关键字:君士坦丁英文关键字:Constantinus I Magnus 出处朱明珠/着。世界历史,2000年出版,页26~27。红树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