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儒 [ qián rú ]
往昔之儒者,犹言先儒。《南齐书·陆澄传》:「祖述前儒,特举其违。」
前儒林庄 [ qián rú lín zhuāng ]
儒人 [ rú rén ]
儒士。《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沛公 敬谢先生,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甄《…
俗儒 [ sú rú ]
浅陋而迂腐的儒士。和“大儒”、“通儒”相对。《荀子·儒效》:“随其长子,事其便辟,举其上客,亿然若终身之虏而不敢有他…
蹍足 [ zhǎn zú ]
裹足不前。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重经学》:“故一时耆儒夙学布列朝班,而 汉 学始大著,齷齪之儒自蹍足而退矣。”
公孙弘 [ gōng sūn hóng ]
人名。(公元前200~前121)字季齐,汉薛人。习文法吏事,缘饰以儒术,武帝以为丞相,封平津侯。
窦太后 [ dòu tài hòu ]
汉文帝之后,景帝之母。(?~公元前135)崇信黄老之言,死后,武帝始独尊儒术。《汉书.卷八八.儒林传.序》:「及至孝…
孔安国 [ kǒng ān guó ]
人名。(公元前156?~前74?)孔子十二世孙,西汉大儒。治《古文尚书》,以今文读之,又作《古文孝经传》、《论语训解…
退前缩后 [ tuì qián suō hòu ]
踟蹰貌。《儒林外史》第四回:“范进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
滴滴打打 [ dī dī dǎ dǎ ]
象声词。《儒林外史》第四七回:“亭子前四个吹手,滴滴打打的吹着,抬上街来。”
董仲舒 [ dǒng zhòng shū ]
人名。(公元前179~104)西汉名儒,广川(河北省枣强县东)人。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三年不窥园。…
小人儒 [ xiǎo rén rú ]
指追求名望的儒者。一说指无远大见识,只追求眼前小功利的儒者。《论语·雍也》:“子谓 子夏 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
儒素 [ rú sù ]
(一)、儒者的素质,谓符合儒家思想的品格德行。(二)、宿儒,名儒。(三)、泛指儒士。(四)、儒术,儒学。(五)、指读…
儒哲 [ rú zhé ]
亦作“儒喆”。指学问才智超群的人。南朝 梁 江淹《宋故尚书左丞孙愐墓志文》:“丽名文质,齐影儒喆。”《魏书·乐志》:…
扒上 [ pá shang ]
爬上。《儒林外史.第三八回》:「一时没有主意,见一棵大树在眼前,郭孝子扒上树去。」
儒分为八 [ rú fèn wéi bā ]
孔子之后,儒道分八派,及子张、子思、颜氏、孟氏、漆雕氏、仲良氏、孙氏、乐正氏。见「八儒」条。《韩非子·显学》:「自孔…
卓茂 [ zhuó mào ]
人名。(公元前53~前28)字子康,汉宛(河南省南阳县)人。性宽仁,曾习法礼及历算,通于儒学,并举为侍郎。平帝时为密…
完浃 [ wán jiā ]
犹言普施恩泽。 宋 无名氏 《儒林公议》卷上:“ 张咏 所临之郡,无不完浹前后,民爱之如父母。”
不解其故 [ bù jiě qí gù ]
不了解其中的道理、原因。《儒林外史.第四回》:「范进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
儒衣 [ rú yī ]
(一)、犹儒服。(二)、指穿儒服。(三)、借指儒生。
盛服先生 [ shèng fú xiān shēng ]
指儒者。以其戴儒冠,着儒服,衣冠齐整,故称。
时目 [ shí mù ]
时下的眼光。《儒林外史》第六回:“ 汤 父母前次入帘,都取中了些‘陈猫古老鼠’的文章,不入时目。”
鲁儒 [ lǔ rú ]
鲁国 儒生。亦泛指儒家学说的信奉者、儒派学者。
试笔说 [ shì bǐ shuō ]
方孝儒明代大儒。
巨学鸿生 [ jù xué hóng shēng ]
学识渊博的人。语本汉扬雄《羽猎赋》﹕"于兹乎鸿生巨儒﹐俄轩冕﹐杂衣裳﹐修唐典﹐匡《雅》《颂》﹐揖让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