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大战 [ èr cì dà zhàn ]
指公元一九三九至一九四五年所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参见「第二次世界大战」条。
第二次世界大战 [ dì èr cì shì jiè dà zhàn ]
1939— 1945年德、意、日法西斯为控制全世界而挑起的世界性战争。也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先后有60 多个国…
世界大战 [ shì jiè dà zhàn ]
敌对国家集团之间,在世界范围进行的大规模战争。已经发生的世界大战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 [ èr zhàn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简称。
同盟国 [ tóng méng guó ]
(一)、缔结同盟条约或参加某一同盟条约的国家。(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指由德、奥等国结成的战争集团,是第一次世界大…
闪击 [ shǎn jī ]
闪电般突袭纳粹德国的闪击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连连得手
斯大林格勒战役 [ sī dà lín gé lè zhàn yì ]
苏联卫国战争中一次决定性战役。1942年7月,法西斯德国集中大批兵力,企图占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斯大林格勒。苏联军民…
莫斯科保卫战 [ mò sī kē bǎo wèi zhàn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军首次大败德军的战役。1941年9月,德军集中大量兵力,向莫斯科进攻。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军民…
骤战 [ zhòu zhàn ]
(一)、屡战,数次战斗。(二)、犹激战。
战场 [ zhàn chǎng ]
敌对双方作战活动的空间。一般分陆战场、海战场、空战场和太空战场。大规模战争通常有若干个按地区划分的相对独立的战场,如…
大革命 [ dà gé mìng ]
(一)、大规模的革命:法国大革命。(二)、特指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大东亚战争 [ dà dōng yà zhàn zhēng ]
是日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远东和太平洋战场的战争总称,其目的是为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大东亚共荣圈」。1941年十二月…
索姆河战役 [ suǒ mǔ hé zhàn yì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著名战役。1916年英法联军为帮助凡尔登法军的防御战,在法国北部索姆河地区主动向德军进攻。双方出动…
大沽之战 [ dà gū zhī zhàn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三次战斗。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进攻大沽口,攻占炮台后进逼天津,迫使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次年,…
战列巡洋舰 [ zhàn liè xún yáng jiàn ]
介于战列舰和巡洋舰之间的大型军舰。排水量和炮舰装备接近于战列舰,航速接近于巡洋舰。主要用以与战列舰协同作战。出现于2…
史里芬计划 [ shǐ lǐ fēn jì huá ]
德国为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制定的战略计划。1905年由德军参谋总长史里芬制定。其中心是速决战,集中优势兵力,在短期内…
告终 [ gào zhōng ]
宣告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失败而告终。
英法联军之役 [ yīng fǎ lián jūn zhī yì ]
见“第二次鸦片战争”(1146页)。
欧战 [ ōu zhàn ]
公元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的欧洲大战争。参见「第一次世界大战」条。
土地革命战争 [ tǔ dì gé mìng zhàn zhēng ]
见〖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皇军 [ huáng jūn ]
战前 日本国 的军队。因统帅是天皇,故号称“皇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 军国主义者曾利用它进行侵略。
德黑兰会议 [ dé hēi lán huì yì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一次国际会议。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伊朗…
幸州大战 [ xìng zhōu dà zhàn ]
幸州山城之战,又称幸州大捷,是第一次万历朝鲜之役中的一场战斗,地点位于朝鲜半岛的幸州山城(韩语:행주산성,现在的京畿…
切腹自杀 [ qiē fù zì shā ]
用刀割开自己的腹部而死。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有些日本军人得知战败后,纷纷以日本传统方式切腹自杀。」
轴心国 [ zhóu xīn guó ]
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结成侵略同盟的法西斯德、意、日三国。1936年10月,德、意签约结盟,称“柏林罗马轴心”。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