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芬伶 [ zhōu fēn líng ]
周芬伶(1955年9月11日- ),屏东人,散文家、小说家。目录1 简历2 观点2.1 写作风格3 着作4 获奖5 …
伶州 [ líng zhōu ]
复姓。明、凌迪知《万姓统谱》:「伶州,《左传》周伶、周鸠之后。」
芬芬 [ fēn fēn ]
(1).芳香。《诗·大雅·凫鹥》:“旨酒欣欣,燔炙芬芬。” 毛 传:“芬芬,香也。”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
泯泯棼棼 [ mǐn mǐn fén fén ]
亦作“泯泯芬芬”。纷乱貌。《书·吕刑》:“民兴胥渐,泯泯棼棼。”孔颖达疏:“棼棼,扰攘之状。”《逸周书·祭公》:“汝…
芬飶 [ fēn bì ]
芳香。语本《诗·周颂·载芟》:“有飶其香,邦家之光。”毛 传:“飶,芬香也。”唐 郑善玉《唐仪坤庙乐章·雍和》:“籩…
名伶 [ míng líng ]
著名的戏曲演员。 田汉 《电影戏剧表演术序》:“那时我们和名伶-- 周信芳 很相熟,所以也爱跑 天蟾 的后台。” 骆…
黼构 [ fǔ gòu ]
华丽的建筑物。 南朝 宋 殷琰 《宋章庙乐舞歌·肃咸乐》:“芬枝颺烈,黼构周张。”
复梓 [ fù zǐ ]
复刻,再版。清 周亮工《书影》卷四:“此书 神宗 末年,刻之 金陵 书坊中,时亦不久,不知何以不行於世……余悲其不传…
灵品 [ líng pǐn ]
物品中的上品。宋 宋祁《九日药市作》诗:“灵品罗贾区,仙芬冒闉舍。”明 李东阳《周原己席上题十月赏菊卷》:“神农 尝…
右序 [ yòu xù ]
辅助;佑助。《诗·周颂·时迈》:“实右序 有周 。” 吴闿生 注:“右、序,皆助也。言天助 有周 。” 清 冯桂芬 …
凋缺 [ diāo quē ]
残缺;受损。《后汉书·皇后纪序》:“周 室东迁,礼序凋缺。”唐 柳宗元《祭万年裴令文》:“屡闻凋缺,互见迁黜,契阔伶…
尺步绳趋 [ chǐ bù shéng qū ]
尺步绳趋(尺步繩趨) 谓行有准绳,循法度。 清 冯桂芬 《复庄卫生书》:“以彼其文,岂不周规折矩,尺步绳趋,佳乎否乎…
达芬奇的哭泣 [ dá fēn qí de kū qì ]
达芬奇的哭泣 -简介 2011年7月10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达芬奇天价家具“洋品牌”…
焕燿 [ huàn yào ]
光芒闪耀。三国 魏 阮籍《咏怀》之二七:“妖冶闲都子,焕燿何芬葩。”唐 韦瓘《周秦行记》:“忽车音马蹟相杂,罗綺焕燿…
弃甲投戈 [ qì jiǎ tóu gē ]
弃甲投戈(棄甲投戈) 谓放下武器。表示投降。 彭芬 《署督部堂与司道绅耆致全省官绅电》:“仍先广行諭告,使众周知:但…
孤影 [ gū yǐng ]
孤单的影子。 唐 杜牧 《早雁》诗:“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宋 周邦彦 《倒犯·新月》词:“徘徊处,渐…
达芬奇 [ dá fēn qí ]
达芬奇,全名列奥纳多·迪·瑟皮耶罗·达芬奇(Leonardo di ser…
任启运 [ rèn qǐ yùn ]
清、荆溪人,字翼圣。居近古钓台,世称钓台先生。雍正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宗人府府丞。精通《仪礼》,书室名清芬楼…
苶靡 [ nié mí ]
疲惫萎靡。清 冯桂芬《复庄卫生书》:“蒙读书为文三四十年,所作实不少,而才力苶靡不能振,天实限之。”周素园《贵州民党…
答访 [ dá fǎng ]
◎ 答访 dáfǎng[pay a return visit] 因别人来访而做答谢回访详细解释答谢性的…
四季歌 [ sì jì gē ]
《四季歌》是1937年老电影《马路天使》中一首脍炙人口的插曲。由田汉作词,贺绿汀作曲,周璇原唱,也是国人最为熟悉的《…
俊敏 [ jùn mǐn ]
灵敏过人。 宋 苏轼 《与循守周文之书》之二:“ 郑 君知其俊敏篤问学,观所为诗文,非止科场手段也。” 宋 周煇 《…
乖滑 [ guāi huá ]
(一)、伶俐。《红楼梦》第二三回:“凤姐 因见他素日嘴头儿乖滑,便依允了。”《三侠五义》第七六回:“北侠 见 艾虎 …
亮闇 [ liàng ān ]
(1).亮阴。《史记·鲁周公世家》:“其在 高宗 ,久劳于外,为与小人,作其即位,乃有亮闇,三年不言。” 清 冯桂芬…
缩酒 [ suō jiǔ ]
古代祭祀时用菁茅滤酒去渣,谓之缩酒。一说,束茅立之祭前,沃酒其上,酒渗下,若神饮之,故谓之缩酒。见《周礼·天官·甸师…
【词语拼音】zhōu fēn líng
【词语解释】周芬伶(1955年9月11日- ),屏东人,散文家、小说家。
目录1 简历2 观点2.1 写作风格3 着作4 获奖5 评价6 参考资料6.1 责任编辑 简历周芬伶,屏东县潮州镇人,1955年生。政大中文系、东海大学中文研究所毕业,现任东海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周芬伶的散文跟着她的人生历程而有所改变,变化的幅度相当大,不过,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她都能够创作出动人的作品,这种靭性和才华令人十分佩服。周芬伶从小就喜欢写作,少女时代就展现出不凡的文学才华,她的第一本散文集《绝美》,被评为是天才与天真的作品。在这本书中,她所构筑的是一个非常清纯透明的世界,充满一个聪明美丽、家境优渥、境遇顺遂的少女对人生的憧憬与向往。
等到身份成为妻子,爱情和婚姻又都幻灭时,周芬伶的文风也开始转变,她对世界的不信任、旁徨、犹豫、挣扎,都在文字的叙述中出现。从周芬伶的散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纯情少女在婚姻中遭到挫败,开始对男人和整个世界都不信任,而后,在痛苦的淬链中,她一层层去突破生命的困境,让生命逐渐成熟。周芬伶这个时期的散文以伤痕累累的形式出现,和早期的甜美天真有相当大的差距。
婚姻失败之后,周芬伶也失去了孩子的监护权,她只能默默地关注孩子的成长,却无法参与孩子成长的历程,在父权社会下,女性失去身份,失去认同,那样的痛楚,由体内潜藏着一个受伤母亲的周芬伶写出来,份外凄楚动人。而在经过生命的多重磨难与痛苦之下,周芬伶渐渐从伤痛中走出,重获心灵的自由,这些穿越生命幽谷的历程,都呈现在她的散文中。如果文学必然要用来生命书写的,从周芬伶的人生旅途,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周芬伶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让她的散文艺术更趋成熟。
周芬伶跨足多种创作形式,除了以散文着称之外,也写小说、儿童文学和口述历史。同时,她对戏剧十分热爱,不但多年来教授和戏剧有关的课程,还成立了「十三月戏剧埸」,担任舞台总监,并自己创作剧本。
观点周芬伶相信写作是「企图在虚妄中开出花朵」,因此,她利用散文形式,对情慾、情绪、情感等私密事件进行钻探,早期的情爱、温暖、幸福,近期的觉醒、独立、追索,都可以在她的散文中发现。
写作风格周芬伶的创作文类有论述、散文、小说、儿童文学和传记。论述文字清晰流畅,架构严谨;早期散文风格婉约细致、感情自然真挚,近期则对情慾、情绪、情感等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