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泉胄 [ sān quán zhòu ]
裔胄 [ yì zhòu ]
后代。《左传·襄公十四年》:“昔 秦 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惠公 蠲其大德,谓我诸戎,是 四岳 之裔胄也,…
免胄 [ miǎn zhòu ]
(1).脱下头盔。古代将士的行礼方式。《国语·周语中》:“左右皆免胄而下拜,超乘者三百乘。” 韦昭 注:“免,脱也。…
兜鞪 [ dōu móu ]
与兜鍪同。三国魏、张揖《广雅·释器》:「兜鞪,谓之胄。」
齿胄 [ chǐ zhòu ]
指太子入学与公卿之子依年龄为序。《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出龙楼而问竖,入虎闈而齿胄。”李周翰 注:“公…
三泉 [ sān quán ]
(1).三重泉,即地下深处。多指人死后的葬处。《史记·秦始皇本纪》:“穿三泉,下铜而致椁。” 晋 张华 《章怀皇后诔…
穷泉 [ qióng quán ]
(一)、犹九泉。指墓中。(二)、谓掘地及泉。(三)、深泉。指井中。
鸣泉 [ míng quán ]
(一)、淙淙鸣响的泉水。(二)、使泉水淙淙鸣响。(三)、泉水名。
渊泉 [ yuān quán ]
(一)、深泉。(二)、比喻思虑深远。(三)、犹源泉。
兜鉾 [ dōu máo ]
与兜鍪同。汉、史游《急就篇·卷三》:「弓弩箭矢铠兜鉾。」注:「兜鉾,首甲也。古谓之胄。」
德广 [ dé guǎng ]
德行温厚而广被。《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刘公乃帝室之胄,德广才高,可领徐州。」
出泉 [ chū quán ]
涌出之泉。《易经·蒙卦·彖》:「山下出泉蒙」;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困誓》:「拍之深,则出泉泪渥。」
胄裔 [ zhòu yì ]
子孙后代。《左传·昭公三十年》:“吴,周 之胄裔也,而弃在海滨,不与 姬 通。”《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恪…
探虎穴 [ tàn hǔ xué ]
比喻冒险。语本《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北周 庾信《周大将军襄城公郑伟墓志铭》:“探虎穴而挥戈,上…
玄泉 [ xuán quán ]
(一)、瀑布。玄,通“悬”。(二)、深泉。(三)、犹黄泉,指阴间。(四)、唾液。
慎夏 [ shèn xià ]
谓夏天须自珍重。 三国 魏 应璩 《与从弟君苗君胄书》:“相见在近,故不復为书,慎夏自爱。”
泉壑 [ quán hè ]
(一)、泉水和山谷。(二)、引申为隐退之处。(三)、山谷间的泉水。
下泉人 [ xià quán rén ]
谓黄泉之人,死者。三国魏、王粲〈七哀〉诗:「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濆泉 [ pēn quán ]
地下喷出的泉水。《公羊传·昭公五年》:“濆泉者何?直泉也;直泉者何?涌泉也。”按,《左传》作“蚡泉”,《穀梁传》作“…
遗育 [ yí yù ]
(一)、遗胄;后裔。《书·盘庚中》:“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姦宄,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王…
壮泉 [ zhuàng quán ]
新莽 时所铸六种货贝之一。古谓钱曰泉,到处流通之意。《金石索·泉刀属·新王莽泉刀布》:“ 莽 始 建国 ,更作小钱,…
慧泉 [ huì quán ]
又称 慧山泉、惠山泉。在 江苏省 无锡市 惠山 白石坞 下,有上中下三池,水清味醇,用以酿酒,称慧泉酒。唐 陆羽 称…
麝幐 [ shè téng ]
盛麝香的香袋。《南齐书·萧昭胄传》:“寅 遣人杀 山沙 於路,吏於麝幐中得其事迹,昭胄 兄弟与同党皆伏诛。”《资治通…
泉台 [ quán tái ]
(一)、墓穴。(二)、黄泉;阴司: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诗)。
寒泉 [ hán quán ]
(一)、清冽的泉水或井水。(二)、《诗·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诗序谓“美七子能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