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草 [ lùn cǎo ]
有所论议的奏疏。 元 王恽 《送周录事干臣任满赴都》诗:“匣劒莫将尘自翳,諫章论草要新文。”
瞽言刍议 [ gǔ yán chú yì ]
瞽:瞎眼;刍议:草野平民的言论。盲人和草野平民的言论。
瞽言萏议 [ gǔ yán dàn yì ]
萏议:草野之人的议论。盲人和草野平民的言论。常用作自谦之辞。
靡草 [ mí cǎo ]
(一)、语本《论语·颜渊》:“草上之风,必偃。”谓草木顺风而倒。(二)、草名。
靡风 [ mí fēng ]
语本《论语·颜渊》:“草上之风,必偃。”意为风向哪边吹,草向哪边倒。
畅草 [ chàng cǎo ]
即鬯草,郁金香草。畅,通“ 鬯 ”。 汉 王充 《论衡·异虚》:“夫畅草可以炽酿……设自生於 周 朝,与嘉禾朱草蓂荚…
睾芷 [ gāo zhǐ ]
亦作“ 睪茝 ”。香草名。睪,通“ 泽 ”。《荀子·正论》:“侧载睪芷以养鼻。” 杨倞 注:“睪芷,香草也。”
审议 [ shěn yì ]
审查讨论:将计划草案提交大会审议。
下民惟草 [ xià mín wéi cǎo ]
言民易受君子之德化,犹草被风而必偃也。《尚书·君陈》:「尔惟风,下民惟草。」;《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
讨论稿 [ tǎo lùn gǎo ]
正式文件出台前用以进行讨论的草稿。
瞽言蒭议 [ gǔ yán chú yì ]
瞽言:不达事理的议论;蒭议:草野之人的议论。水平不够,见解不深的言论。常用作自谦之辞。
草荄 [ cǎo gāi ]
草根。《素问·移精变气论》:“中古之治病,至而治之……十日不已,治以草苏,草荄之枝。本末为助,标本已得,邪气乃服。”…
偃草 [ yǎn cǎo ]
(一)、风吹草倒。(二)、比喻道德教化见成效。语本《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晋书…
伐采 [ fá cǎi ]
即采伐。汉、王充《论衡·超奇》:「与彼草木不能伐采一实也。」
偃风 [ yǎn fēng ]
(一)、比喻教化普及。语本《论语·颜渊》:“草上之风,必偃。”《南齐书·乐志三》:“偃风裁化,暅日敷祥。”(二)、草…
长草 [ zhǎng cǎo ]
“种草”--由于某人介绍了某样东西如何好如何棒,让你对此怦然动心,她便是那“种草…
的识 [ de shí ]
确切的认识。 宋 张淏 《云谷杂记·兰说》:“又 寇宗奭 《本草衍义》云:‘兰草诸家之説异同,是未曾的识,故无定论。…
上之化下犹风之靡草 [ shàng zhī huà xià yóu fēng zhī mí cǎo ]
喻上化下之易也。《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汉、陆贾《新语·无为》:「于是楚国…
荐草 [ jiàn cǎo ]
茂盛的牧草。《管子·八观》:“荐草多衍,则六畜易繁也。”尹知章 注:“荐,茂草也。”汉 桓宽《盐铁论·园池》:“与百…
毒草 [ dú cǎo ]
有毒的草。现用来 比喻对社会、对人民有害的言论、作品等。与“香花”相对。
德风 [ dé fēng ]
《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邢昺 疏:“在上君子,为政之德若风;在下小人,从化之德…
利鉏 [ lì chú ]
锐利之锄也。汉、桓宽《盐铁论·申韩》:「犀铫利鉏,五谷之利,而间草之锄也。害也。」
三沐 [ sān mù ]
再三沐浴。表虔敬。 清 曹寅 《竹村惠砚》诗:“三沐论交期白首,八行视草玷清矑。”
石药 [ shí yào ]
指矿物类药物。魏 晋 至 唐,上层人士多喜服用。《素问·腹中论》:“石药发瘨,芳草发狂。”《素问·腹中论》:“芳草之…
仆妾之役 [ pú qiè zhī yì ]
从事奴婢之贱事也。宋、苏轼〈留侯论〉:「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