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徵 [ biàn zhēng ]
◎ 变徵 biànzhǐ[one of ancient seven musical scale] 传统音乐术语。古七…
变徵之音 [ biàn zhǐ zhī yīn ]
高而悲壮的声音。《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弹了一会,忽作变徵之音,凄清宛转。」
二变 [ èr biàn ]
指七音的变宫、变徵。
二声 [ èr shēng ]
七音中的变宫、变徵。
闰宫 [ rùn gōng ]
即变宫。五音惟宫徵有变。
变徵之声 [ biàn zhǐ zhī shēng ]
闰征 [ rùn zhēng ]
即变徵。详“闰宫”。
闰徵 [ rùn zhēng ]
即变徵。详“ 闰宫 ”。
变征之声 [ biàn zhēng zhī shēng ]
乐声中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七声 [ qī shēng ]
中国古代七声音阶中的七个级,即宫、商、角、变徵(比角高半音)、徵、羽和变宫(比羽高半音),相当于现行简谱中的1、2、…
徵瑞 [ zhēng ruì ]
祥瑞;吉兆。 晋 嵇含 《长生树赋》:“美我亲之仁孝,固徵瑞之必招。”《晋书·成公绥传》:“徵瑞表祥,灾变呈异。”
徵咎 [ zhǐ jiù ]
灾祸的征兆。《魏书·天象志一》:“日月五星,象之著者。变常舛度,徵咎随焉。”唐 孟棨《本事诗》有“徵咎”篇。
变宫 [ biàn gōng ]
古代七声音阶中的第七音级,比“宫”低半音。《后汉书·律历志上》:“以黄钟为宫,太蔟为商,姑洗为角,林钟为徵,南吕为羽…
矫法 [ jiǎo fǎ ]
改变法制。《韩非子·亡徵》:“好以智矫法,时以行杂公,法禁变易,号令数下者,可亡也。”
恶徵 [ è zhǐ ]
不祥的征兆。 汉 王充 《论衡·感类》:“灾变恶徵,何为至乎?”《左传·昭公十八年》“将有大祥” 唐 孔颖达 疏:“…
恶征 [ è zhēng ]
不祥的征兆。汉 王充《论衡·感类》:“灾变恶徵,何为至乎?”《左传·昭公十八年》“将有大祥”唐 孔颖达 疏:“皆以恶…
诗徵 [ shī zhēng ]
总集性质的诗歌选本。如 清 曾燠 编有《江西诗徵》; 清 朱绪曾 编有《金陵诗徵》; 清 袁景辂 编有《国朝松陵诗徵…
诗征 [ shī zhēng ]
总集性质的诗歌选本。如 清 曾燠 编有《江西诗徵》; 清 朱绪曾 编有《金陵诗徵》; 清 袁景辂 编有《国朝松陵诗徵…
文狱 [ wén yù ]
指文字狱。傅尃《变雅楼三十年诗徵序》:“虽文狱屡构,而斯道弥光。”
寒琼 [ hán qióng ]
清凉的美玉。 傅尃 《变雅楼三十年诗徵序》:“振大 汉 之天声,拾寒琼于幽草。”
徵祥 [ zhǐ xiáng ]
征兆。亦特指祥兆。汉 刘向《说苑·善说》:“陛下之身逾盛,天瑞并至,徵祥毕见。”晋 葛洪《抱朴子·对俗》:“仰望云物…
七音 [ qī yīn ]
(一)、古乐理以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为七音。《左传·昭公二十年》:“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
徵据 [ zhēng jù ]
犹证据。《宋书·范晔传》:“卿与 谢综 , 徐湛之 、 孔熙先 谋逆,并已答款,犹尚未死,徵据见存,何不依实。”《旧…
征据 [ zhēng jù ]
犹证据。《宋书·范晔传》:“卿与 谢综 , 徐湛之 、 孔熙先 谋逆,并已答款,犹尚未死,徵据见存,何不依实。”《旧…
偭越 [ miǎn yuè ]
犹背离。蔡寅《变雅楼三十年诗徵序》:“精言之,则格律绳尺,体裁严谨,划然无可偭越。”
【词语拼音】biàn zhēng
【词语解释】◎ 变徵 biànzhǐ[one of ancient seven musical scale] 传统音乐术语。古七声音阶(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的一个音级。以此为主调的歌曲,凄怆悲凉高渐离击筑,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战国策·燕策》详细解释我国古代七声声阶中的第四个音级。比徵低半音。《国语·周语下》“七律者何” 三国 吴 韦昭 注:“ 周 有七音,王问七音之律,意谓七律为音器,用黄钟为宫,大蔟为商,姑洗为角,林钟为徵,南吕为羽,应钟为变宫,蕤宾为变徵也。” 唐 元稹 《小胡笳引》:“流宫变徵渐幽咽,别鹤欲飞猿欲絶。”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四:“乐调的所以引起情感,决非单仅原于变宫变徵的有无或半音全音的间隔,尚有其他更复杂的原因的。”参见“ 七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