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守 [ zhèn shǒu ]
指军队驻扎在军事上重要的地方防守:镇守边关。
三边总督 [ sān biān zǒng dū ]
总督陕西三边军务一员。
刺配 [ cì pèi ]
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面部刺刻标记,押送边远地方。通常编入边疆驻军服役,故又名充军。
边镇 [ biān zhèn ]
(一)、边境地区的要塞重镇。(二)、指镇守边地的军事长官。
进军 [ jìn jūn ]
军队出发向目的地前进:红军渡过乌江,向川滇边境进军。进军的号角响了。向科学进军。
边班 [ biān bān ]
谓内地军队轮班调守边疆。
支磔 [ zhī zhé ]
分裂肢体。 明 王世贞 《将军行》:“支磔将军骸,分梟十二边。”
边柝 [ biān tuò ]
边地军营巡夜打更的梆子声。
军塘 [ jūn táng ]
清 在西北边区设置的军邮之一。
边谟 [ biān mó ]
犹边策。清 蒋业晋《北庭都护行》:“一规定远筹边謨,期年化洽军民苏。”
饮海 [ yǐn hǎi ]
饮马于海。谓军队进攻达到海边。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 zhōng yìn biān jìng zì wèi fǎn jī zhàn ]
1962年10月至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地区击退印度军队入侵的战斗。1962年10月20日印度军队向…
保捷 [ bǎo jié ]
宋 代禁军之称。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军伍名额·保捷》:“ 咸平 四年九月,詔 陕西 缘边州军兵士,先选中者,并升…
边军一小兵 [ biān jūn yī xiǎo bīng ]
糺军 [ jiū jūn ]
辽 金 以边地部落组成的军队。糺,或作“乣”。
陕甘革命根据地 [ shǎn gān gé mìng gēn jù dì ]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和陕甘边界地区建立的革命根据地。1927年10月和1928年春,共产党人唐澍…
边淮 [ biān huái ]
(一)、南宋时,淮河一线为宋金南北对峙的边界,故称“边淮”。(二)、明末清初,淮河一线一度为南明与清军南北对峙的边界…
捧土 [ pěng tǔ ]
东汉 初,朱浮 为大将军 幽州 牧,负责讨定北边。
月头银 [ yuè tóu yín ]
宋太宗 以戍边军士劳苦,每月额外补给的银两。《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先是帝念边戍劳苦,月赐士卒白金,军…
边糈 [ biān xǔ ]
即边粮。唐 张九龄《徐文公神道碑铭》:“服闋,州辟秀才,其年登科,解巾补 汾州 参军事,部送边糈,至於 定襄。”参见…
管营 [ guǎn yíng ]
古代边远地区管理徒流充军罪犯服役的官吏。
边和尚 [ biān hé shàng ]
五代 边镐 的诨名。宋 马永易《实宾录》:“五代 南唐 边镐 节度 湖南,政无纪纲,无日不设斋,盛修佛事,潭 人谓之…
穷城 [ qióng chéng ]
历尽边城。亦指边城;危城。《艺文类聚》卷五九引 汉 史岑 《出师颂》:“况我将军,穷城极边。” 晋 潘岳 《马汧督诔…
妥宁 [ tuǒ níng ]
安宁。《新唐书·刘昌传》:“昌 在边凡十五年,身率士垦田,三年而军有羡食,兵械鋭新,边障妥寧。”
霜营 [ shuāng yíng ]
边塞的军营。边塞天寒,故称。 宋 汪元量 《通州道中》诗:“雪塞擣砧人戍远,霜营吹角客愁孤。”
【词语拼音】biān jūn
【词语解释】守边之军,边防部队。 唐 韩愈 《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吾以为边军皆不知耕作,开口望哺。” 元 姚燧 《南京路总管张公墓志铭》:“言归闻之上,幸止边军无岁入。”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十一:“工匠处斩,家口发充边军。” 清 顾炎武 《感事》诗:“边军严不发,驛使去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