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藁 [ xuē gǎo ]
文章既成而削灭草藁也。古人撰拟章奏书牍,削藁以防泄漏。与「削草」同。《北史·封隆之传》:「隆之首参神武经略奇谋,皆密…
藁茇 [ gǎo bá ]
香草藁本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藁本》。参见“藁本”。
鬼卿 [ guǐ qīng ]
藁本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藁本》。
席藁 [ xí gǎo ]
(一)、见“席槀”。(二)、席藁。藁,指用禾秆编成的席子。坐卧藁上是古人请罪的一种方式,因以指请罪。
兽藁 [ shòu gǎo ]
兽食的稿草、谷秸之类。藁,通“ 稿 ”。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六:“田租送 函谷 ,兽藁输 上林 。”
奏稿 [ zòu gǎo ]
亦作“奏藁”。奏章的草稿。
着稿 [ zhe gǎo ]
亦作“著藁”。起草;打草稿。
诏稿 [ zhào gǎo ]
亦作“詔藁”。诏书的草稿。
藁草 [ gǎo cǎo ]
(1).草稿。《南史·徐勉传》:“禁省中事,未尝漏泄,每有表奏,輒焚藁草。” 唐 罗隐 《寄苏拾遗》诗:“退朝观藁草…
藁砧 [ gǎo zhēn ]
亦作“藳砧”。古代处死刑,罪人席藁伏于砧上,用鈇斩之。鈇、“夫”谐音,后因以“藁砧”为妇女称丈夫的隐语。
肥邑 [ féi yì ]
战国赵地,在今河北藁城西南。
制述 [ zhì shù ]
著述。《周书·韦夐传》:“旧所製述,咸削其藁,故文笔多竝不存。” 隋 王通 《中说·王道》:“ 江州府君 之述曰《五…
麻搽 [ má chá ]
犹麻茶。 宋 刘克庄 《改诗》诗:“丛藁麻搽鸦蚓黑,匹如墨蜡打残碑。”
削趾适屦 [ xuē zhǐ shì jù ]
削趾适屦(削趾適屨) 见“ 削足适履 ”。
削哺 [ xuē bǔ ]
亦作“削肺”。亦作“削杮”。削札牍时削下的碎片。
刊剥 [ kān bāo ]
砍削;削除。
朘削 [ juān xuē ]
剥削:朘削民众。
鼻之康 [ bí zhī kāng ]
一种药,主要制作材料有桂枝、白芍、炙甘草、黄芪、葶苈子、蝉蜕、藁本、川芎、五味子。
削柿 [ xuē shì ]
削下木片也。杮,本作,音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削杮,削札椟之杮,古者书误则削之。《左传》云:『削而投…
断续切削 [ duàn xù qiē xuē ]
断续切割是指在切削过程中,切削刃间断地与工件接触的切削。
日朘月削 [ rì juān yuè xuē ]
日朘月削 见“ 日削月朘 ”。
削藩策 [ xuē fān cè ]
晚削藩不如早削藩。
只都村 [ zhī dū cūn ]
河北省石家庄藁城市只都村历史悠久,位于滹沱河北岸,全村5000余人口,土地面积3400亩。
减削 [ jiǎn xiāo ]
减少;削减减削经费
山上有山 [ shān shàng yǒu shān ]
“出”字的隐语。语出《玉台新咏·〈古绝句〉之一》:“藁砧今何在,山上復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宋 许顗《彦周…
【词语拼音】xuē gǎo
【词语解释】文章既成而削灭草藁也。古人撰拟章奏书牍,削藁以防泄漏。与「削草」同。《北史·封隆之传》:「隆之首参神武经略奇谋,皆密以启闻,手书削藁,罕知于外。」;《北史·李孝伯传》:「性方慎忠厚,每朝廷事有所不足,必手自书表,切言陈谏,或不从者,至于再三,削灭草藁,家人不见。」;《南史·刘璡传》:「入侍东宫,每上事辄削草。」;《新唐书·戴胄传》:「奏己,即削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