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士 [ fāng shì ]
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的术士范君固非方士者流也。——明· 顾炎武《复庵记》
束币 [ shù bì ]
即束帛。 明 何景明 《祭李默庵先生文》:“乃束币、为文、附其使,还告于公之灵。”参见“ 束帛 ”。
鸿印 [ hóng yìn ]
犹鸿爪。清 屠瑞霞《绮罗香·<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词:“断句残篇,珍重昔年鸿印。”
十方世界 [ shí fāng shì jiè ]
佛教谓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无量寿经》卷下:“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无极,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佛如来,莫不称叹…
京闱 [ jīng wéi ]
谓科举时代在京城举行的考试。 明 归有光 《戴素庵先生七十寿序》:“ 戴素庵 先生与吾父……皆以明经工於进士之业,数…
攧落 [ diān luò ]
谓歌声最后由高而低落。 元 燕南芝庵 《唱论》:“凡歌一声,声有四节;起末,过度,揾簪,攧落。”
谢豹笋 [ xiè bào sǔn ]
笋名。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吴 人谓杜宇为‘谢豹’。杜宇初啼时……市中卖笋曰‘谢豹笋’。”
负浪 [ fù làng ]
谓游泳。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 朱 宅遣有力人负浪踏水驰报曰:‘后岸盗截归路,不可返。’”
师太 [ shī tài ]
方言。对年长尼姑的尊称。《玉佛缘》第一回:“周氏 夫人道:‘师太是一庵之主,如何去得?’”
涵造 [ hán zào ]
包含,容纳。 宋 岳珂 《桯史·晦庵感兴诗》:“ 朱晦翁 既以道学倡天下,涵造义理,言无虚文。”
旗警 [ qí jǐng ]
旗籍巡警。 叶遐庵 《辛亥宣布共和前北京的几段逸闻》:“即日遣散旗警,人心始安。”
凡介 [ fán jiè ]
普通之介贝。介,甲壳也。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盖非常鳞凡介之品汇匹俦也。」
沟崖 [ gōu yá ]
拼音:gōu yá 简介 原名沟沟崖,因沟谷内多悬崖而得名。位于昌平区北部十三陵镇域内,为德胜口沟西侧…
媒保 [ méi bǎo ]
(一)、佣工介绍人。(二)、谋证,婚姻介绍人。
耿介 [ gěng jiè ]
正直,不同于流俗:性情耿介。耿介之士。
介在 [ jiè zài ]
在其间也。《左传·襄公三年》:「敝邑介在东表。」;《左传·哀公元年》:「介在蛮夷。」;《后汉书·窦融传》:「臣融孤弱…
介音 [ jiè yīn ]
韵母中主要元音前面的元音,普通话语音中有“i、u、ü”三个介音,如“天”tiān的介音是“i”,“多”duō的介音是…
销铄 [ xiāo shuò ]
熔化;消除只见一道金光,将窀穸庵的阴气忽然销铄殆尽。——《后西游记》因久病消瘦
孑居 [ jié jū ]
独居。明 沉德符《野获编·宗藩·郑世子让国》:“戴堉 遂结庵於宫门外,席藁饭蔬,孑居者十九年。”
介丘 [ jiè qiū ]
(一)、亦作“介邱”。大山。(二)、微小的土山。介,通“芥”。
欹突 [ qī tū ]
倾斜突兀貌。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二》:“又西二里,为茶庵,其北有山,欹突可畏。”
猕猴池 [ mí hóu chí ]
梵语意译。即 猴池。在古 印度 毘舍离 庵摩罗园 侧,传说往昔猕猴共集,为佛穿池,故名。
酣色 [ hān sè ]
浓重的颜色。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豉熟擎出,粒粒可数,而香气酣色殊味,迥与常别。”
雪谤 [ xuě bàng ]
洗雪污蔑不实之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故予表而出之,为 袭美 雪谤於泉下。”
命介 [ mìng jiè ]
受命于君的副使。《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寡君之命介 子服回 在。”杜预 注:“子服回,鲁 大夫,为 叔孙 之介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