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人夷姤 [ qí rén yí gòu ]
谓其人之容颜悦畅也。《管子·地员》:「其人夷姤。」;章炳麟《管子余义》:「然则夷姤皆谓悦。谓其人容颜悦畅也。」
夷人 [ yí rén ]
(一)、指古代 中国 东部地区各部族之人。《书·泰誓中》:“受 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孔颖达 疏:“昭 二十四年《…
夷翟 [ yí zhái ]
夷狄。《史记·秦本纪》:“ 秦 僻在 雍州 ,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孔子家语·相鲁》:“ 鲁 以君子道辅…
夷惠 [ yí huì ]
伯夷 、 柳下惠 的并称。古代廉正之士。 汉 扬雄 《法言·渊骞》:“‘其为人也奈何?’曰:‘不屈其意,不累其身。’…
畎夷 [ quǎn yí ]
即 犬戎 。又称混夷、昆夷。古 戎 人的一支,在 殷 周 时居于我国西北部。《尚书大传》卷四:“ 文王 受命……四年…
等夷之志 [ děng yí zhī zhì ]
《诗·大雅·桑柔》“貪人敗類”郑玄 笺:“類,等夷也。”孔颖达 疏:“類,比類,故爲等夷,謂尊卑齊平朝庭之人。”后因…
夷考 [ yí kǎo ]
考察。《孟子·尽心下》:“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 赵岐 注:“考察其行,不能掩覆其言。”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
侏儒国 [ zhū rú guó ]
汉代东夷国名,其人皆短小,故名。《后汉书·东夷传》:「自女王国南四千里,至侏儒国人长三四尺。」;《三国志·魏书·倭人…
鹿茤 [ lù jì ]
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名。《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哀牢》:“其王 贤栗 遣兵乘箄船,南下 江 汉 ,击附塞 夷 鹿茤 。 …
夷馆 [ yí guǎn ]
清 代称外国人在 中国 的馆舍。清 龚自珍《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宜勒限使夷人徙 澳门,不许留一夷。留夷馆一所,…
以夷攻夷 [ yǐ yí gōng yí ]
以夷攻夷 (1).使夷人自相攻伐。本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实行的一种民族分化政策。《汉书·晁错传》:“以蛮夷攻蛮夷…
虾夷 [ xiā yí ]
亦作“虾蛦”。日本 古时北方未开化的民族。其人多毛及须髯、颡高、眼凹、鼻尖、肤色浅棕,居住在 本州 东北 奥羽、北陆…
夷粹 [ yí cuì ]
平和纯正。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夫以水性沉柔,入隘奔激。方之人情,固知迫隘之地,无得保其夷粹。”《新…
屠醢 [ tú hǎi ]
犹杀戮。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兵制二》:“何至驱市人而战,受其屠醢乎!”
烝淫 [ zhēng yín ]
指和母辈通奸的淫行。《左传·桓公十六年》“衞宣公 烝於 夷姜”唐 孔颖达 疏:“《世家》云:‘初,宣公 爱夫人 夷姜…
词主 [ cí zhǔ ]
(1).指擅长文辞喜欢舞文弄墨的人。《意林》卷四引 三国 魏 阮武 《政论》:“一盗不诛,害在穿窬;修誉不诛,害在词…
筱篱 [ xiǎo lí ]
竹篱。 宋 洪迈 《夷坚乙志·长人国》:“两人持刀登岸,欲伐薪,望百步外有篠篱,入其中,见蔬茹成畦,意人居不远。”
仆食 [ pú shí ]
传说能化为异类食人尸者。明 沉德符《敝帚轩剩语·人化异类》:“又夷中人有号为僕食者,不论男女,年至老,輟变异形,或犬…
夷蛮 [ yí mán ]
古代对东方和南方各族的泛称。《史记·太史公自序》:“嘉 句践 夷蛮能脩其德,灭强 吴 以尊 周 室,作《越王句践世家…
汙淖 [ wū nào ]
泥淖。宋 曾巩《瀛州兴造记》:“又以其餘力为南北甬道若干里,人去污淖,即于夷涂。”
篠篱 [ xiǎo lí ]
竹篱。宋 洪迈《夷坚乙志·长人国》:“两人持刀登岸,欲伐薪,望百步外有篠篱,入其中,见蔬茹成畦,意人居不远。”
浮渝 [ fú yú ]
上古有凫臾族,为东夷族九夷中鸟夷的一支,有夫余、浮渝等多种异名。凫是一种水鸟,俗名野鸭,就是该族的图腾物。重庆简称的…
夷民 [ yí mín ]
(一)、谓使度量标准统一,民众交易公平。《左传·昭公十七年》:“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孔颖达 疏…
叹悔 [ tàn huǐ ]
嗟叹后悔。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其后居夷三载,见得圣人之学若是其简易广大,始自嘆悔,错用了三十年气力。”
竈廪 [ zào lǐn ]
指行炊处和贮粮处。宋 欧阳修《夷陵县至喜堂记》:“又教民为瓦屋,别灶廩,异人畜,以变其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