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采 [ fá cǎi ]
即采伐。汉、王充《论衡·超奇》:「与彼草木不能伐采一实也。」
采伐 [ cǎi fá ]
在森林中砍伐树木,采集木材:采伐林木。
伐木 [ fá mù ]
采伐林木:上山伐木。伐木工人。
前伐 [ qián fá ]
森林大批采伐前对少数林木提前进行砍伐,以免在正式采伐时期造成林木损失或毁坏。
林场 [ lín chǎng ]
(一)、从事培育、管理、采伐森林等工作的单位。(二)、培育或采伐森林的地方。
主伐 [ zhǔ fá ]
采伐成材的林木
洗伐 [ xǐ fá ]
(一)、清除。(二)、指采伐林木时把大小树木一律伐掉。
集材 [ jí cái ]
采伐树木的一项业务,伐倒、加工成原木,然后外运。
皆除 [ jiē chú ]
在一个林区内采伐全部木材。
木材 [ mù cái ]
树木采伐后经过初步加工的材料。
封山 [ fēng shān ]
不让人进山放牧、打猎、砍柴和采伐树木。
迹地 [ jì dì ]
林业上指采伐之后还没重新种树的土地。
林政 [ lín zhèng ]
有关森林的保护、培植、采伐等的管理事务。
次生林 [ cì shēng lín ]
原有森林经采伐或破坏后又恢复起来的森林。
楞场 [ léng chǎng ]
木材采伐运输过程中,汇集、堆存和转运的场所。
原始林 [ yuán shǐ lín ]
从来未经人工采伐和培育的天然森林。也叫原生林。
竹材 [ zhú cái ]
竹子采伐后经过初步加工的材料:利用竹材代替木材。
择伐 [ zé fá ]
在一定的森林面积内分期选择个别树木或树群进行采伐。
山伐 [ shān fá ]
谓采伐山中的竹木等。《汉书·地理志下》:“ 江 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蓏蠃蛤,食物常足。”…
采葵 [ cǎi kuí ]
语出《古诗源·古诗》:“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结交莫羞贫,羞贫交不成。”后因以“采葵”喻不耻与贫贱者为友。 南朝 …
来威 [ lái wēi ]
畏威来服也。《诗经·小雅·采芑》:「征伐玁狁,蛮荆来威。」集传:「皆使来服于宣王之威。」
封山育林 [ fēng shān yù lín ]
对有条件 自然成林的山区,有计划地封闭起来,禁止采伐、放牧,使自然成长或人工辅助育成新 林。
钲人 [ zhēng rén ]
掌管鸣钲击鼓之事的官吏。《诗·小雅·采芑》:“鉦人伐鼓,陈师鞠旅。” 郑玄 笺:“鉦也,鼓也,各有人焉,言鉦人伐鼓,…
炼山 [ liàn shān ]
为了造林或使森林更新,把山上的杂草、灌木或采伐剩馀物用火烧掉谓之“炼山”。如:秋后是炼山的好时机。
樵树 [ qiáo shù ]
砍树为柴。《左传·昭公六年》:“禁芻牧採樵,不入田,不樵树,不采蓺,不抽屋,不强匄。”孔颖达 疏:“不樵树,不伐树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