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眼相看 [ qīng yǎn xiāng kàn ]
青眼:眼睛正视,黑眼珠在中间,比喻对人尊重或喜欢。形容以看得起的态度相待。亦作“青眼相待”、“青眼待”。
正眼 [ zhèng yǎn ]
端正的眼神,是一种重视或尊重的表情:他从不拿正眼看我。
定光如来 [ dìng guāng rú lái ]
出现于过去世,曾为释尊授记之佛。
慧眼识英雄 [ huì yǎn shí yīng xióng ]
慧眼:佛教所说的“五眼”之一,今泛指敏锐的眼力。称赞人善于识别人才。
青眼律 [ qīng yǎn lǜ ]
相传佛祖 释迦牟尼 瞳子绀青色。因以“青眼律”指佛教教义或佛教戒律。
五佛 [ wǔ fó ]
又名五智如来、五智佛、五方佛、五圣,或称五禅定佛。指密教中以大日如来为首的五尊佛,有金刚界五佛与胎藏界五佛1之别。
佛寿 [ fó shòu ]
指释尊一期生命之岁寿;久远实成之释尊与后之释迦牟尼佛之寿量。
目无尊长 [ mù wú zūn zhǎng ]
不把尊长放在眼里。形容狂妄无礼。
人中尊 [ rén zhōng zūn ]
佛-人中最尊贵者菩萨也。唐、于邵〈观世音菩萨画像赞〉:「丹青相好兮人中尊。」
金襕 [ jīn lán ]
佛教僧尼穿著的金色袈裟。《古尊宿语录》卷二:“世尊传金襴外,别传何法?”
法王 [ fǎ wáng ]
(一)、佛教对释迦牟尼的尊称。(二)、元明两代授予藏传佛教首领的封号。
金毛 [ jīn máo ]
指佛教所谓 文殊世尊 所乘的金毛狮子。
法眼 [ fǎ yǎn ]
佛教指能认识到事物真相的眼力,泛指敏锐深邃的眼力。
眼筋 [ yǎn jīn ]
眼睛。亦借指眼光,眼力。《古尊宿语录·云峰悦禅师》:“诸禪德,大凡发足超方,也须甄别邪正,识辨真伪,带些眼筋始得。”
法眼通天 [ fǎ yǎn tōng tiān ]
法眼:佛教中所谓有“五眼”之一,能看见实相。法眼能看穿天。比喻人的眼力卓越精深,看得很远。
道人 [ dào ren ]
(一)、旧时对道士的尊称。(二)、古代也称佛教徒为道人。(三)、佛寺中打杂的人。
开佛光明 [ kāi fó guāng míng ]
指雕塑或绘画佛像,最后点眼睛。
世眼 [ shì yǎn ]
(1).佛、菩萨的异名。《无量寿经》卷上:“今日世眼,住导师之行。” 慧远 义疏:“佛之异称,能开世人眼,令见正道,…
影室 [ yǐng shì ]
犹影堂。寺庙道观供奉佛祖、尊师真影之处。
人尊 [ rén zūn ]
佛之德号。《增一阿含经·序品》:「人尊说六度无极。」
大师 [ dà shī ]
指造诣深、享有盛誉的学者、专家、艺术家、棋手等象棋大师佛的十尊号之一。即天人师。佛教徒称佛,也用作对和尚的尊称诸山东…
南无 [ nā mó ]
佛学用语又作南牟。佛教徒称合掌稽首为“南无”,并常用来加在佛名、菩萨名或经典名之前,表示对佛法的一种尊敬
慧目 [ huì mù ]
佛教语。谓能悉知众生心想及过去、未来等的佛眼。《楞严经》卷二:“伏愿弘慈,施大慧目,开示我等,觉心明浄。”`(二)、…
慧眼 [ huì yǎn ]
佛教用语。为五眼之一。指上乘的智慧之眼,能够看到过去和未来今泛指锐敏的眼力
金容 [ jīn róng ]
(一)、指金光明亮的佛像面容。(二)、对神的尊称。
【词语拼音】fó yǎn zūn
【词语解释】?菩萨名。《佛学辞典》:「具云一切佛眼大金刚吉祥一切佛母,略云佛眼部母,又云佛眼佛母,更略云佛眼尊,又云佛母身、佛母尊。密教所立尊体之名。又名虚空佛,以虚空为佛之异名也。密教之三部五部,各部有主部母,佛眼尊为生佛部功德之母,故云佛母,又云部母,以具五眼,故云佛眼。佛眼有三种。一、金刚萨埵所变之佛眼尊,见《瑜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二、大日所变之佛眼尊,安置胎藏界遍智院者是也。三、释迦所变之佛眼尊,胎藏界释迦,院所图之能寂母是也,均见《大日经疏·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