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物典策 [ bèi wù diǎn cè ]
国君威仪之物与史官之书策也。《左氏·定公四年》:「备物典策,官司彝器。」注:「典策,春秋之制。」疏:「服虔云:『备物…
备物 [ bèi wù ]
(一)、备办各种器物。《易·繫辞上》:“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孔颖达 疏:“谓备天下之物,招致天…
典册 [ diǎn cè ]
(一)、亦作“典策”。记载典章制度等的重要册籍。《左传·定公四年》:“备物、典策、官司、彝器。”杨伯峻 注:“典策谓…
供备 [ gōng bèi ]
备办供给。《商君书·画策》:“ 黄帝 之世,不麛不卵,官无供备之民,死不得用槨。”《三国志·吴志·孙策传》“时 袁术…
符策 [ fú cè ]
亦作“符册”。符契简策。《后汉书·董卓传》:“承 奉 军败,百官士卒死者不可胜数,皆弃其妇女、輜重、御物、符策典籍。…
典型物权 [ diǎn xíng wù quán ]
典型物权指由物权法规定或承认的物权,具备物权的根本性质和特点。
放赎 [ fàng shú ]
听凭取赎。《明律·户律·典买田宅》:“其所典田宅、园林、碾磨等物,年限已满,业主备价取赎,若典主託故不肯放赎者,笞四…
下架 [ xià jià ]
谓典当期满。典当的衣物,都放在架上备赎,期满则从架上取下,故云下架。元 无名氏《看钱奴》第二折:“别人家便当的一周年…
数典忘祖 [ shǔ diǎn wàng zǔ ]
《左传·昭公十五年》记载,春秋时晋国大夫籍谈出使周朝,周景王责问晋国为什么不贡献器物。籍回答说,晋国没有受到过周王室…
鸟道羊肠 [ niǎo dào yáng cháng ]
鸟道羊肠(鳥道羊腸) 狭险典折的山路。《五灯会元·睡龙溥禅师法嗣·保福清豁禅师》:“世人休説路行难,鸟道羊肠咫尺间。…
生存策略 [ shēng cún cè luè ]
适应于获取和利用资源的生物生命史形式或行为方式。生物中有的物种不惯忍受拥挤和竞争,常向边际环境、新生空白环境中扩…
大备 [ dà bèi ]
一切具备;完备。《庄子·徐无鬼》:“夫大备矣,莫若天地;然奚求焉,而大备矣。” 成玄英 疏:“备,具足也。” 宋 欧…
具脩 [ jù xiū ]
1.谓供置众物和打扫。《周礼·天官·大宰》:“祀五帝,则掌百官之誓戒与其具脩。” 郑玄 注:“具所当共,脩扫除粪洒。…
具修 [ jù xiū ]
(一)、谓供置众物和打扫。《周礼·天官·大宰》:“祀五帝,则掌百官之誓戒与其具脩。”郑玄 注:“具所当共,脩扫除粪洒…
条具 [ tiáo jù ]
(1).分条开列;分条陈述。旧题 宋 梅尧臣 《碧云騢》:“於是 遵 等归,条具日月、姓名及物多少。” 宋 苏轼 《…
遗策 [ yí cè ]
(一)、亦作“遗筴”。亦作“遗筞”。失策;失算。《庄子·外物》:“知能七十二钻而无遗筴。”成玄英 疏:“筭计前后钻之…
治道 [ zhì dào ]
(1).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措施等。《礼记·乐记》:“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 南朝…
鼎象 [ dǐng xiàng ]
相传 夏禹 时以百物之象铸于鼎,使民知善恶。典出《左传·宣公三年》:“昔 夏 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
自我管理策略 [ zì wǒ guǎn lǐ cè luè ]
自我管理策略 自我管理教学原则以操作型定义先界定出想要管理的目标行为找出对自闭症者有效的自然性增强物研究者预先选择自…
象物 [ xiàng wù ]
(一)、谓取法于物象;描摹物象。《左传·宣公三年》:“昔 夏 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
大司 [ dà sī ]
犹言大事。《左传·昭公元年》:“男女辨姓,礼之大司也。”《晋书·纪瞻传》:“在昔哲王象事备物,明堂所以崇上帝,清庙所…
御物 [ yù wù ]
(1).帝王专用之物。《史记·吴王濞列传》:“今 卬 等又重逆无道,烧宗庙,卤御物,朕甚痛之。”《资治通鉴·汉献帝兴…
宁安 [ níng ān ]
安定;安宁。《后汉书·和帝纪》:“先帝即位,务休力役,然犹深思远虑,安不忘危。探观旧典,復收盐铁,欲以防备不虞,寧安…
陪敦 [ péi dūn ]
方田周围取土修筑的埂坝和绕田沟渠合成的道路与灌溉系统。《左传·定公四年》:“是使之职事于 鲁 ,以昭 周公 之明德。…
博彩酒店 [ bó cǎi jiǔ diàn ]
海南红树林酒店增设博彩区 均价约2.6万每平米 博彩酒店-简介 博彩酒店是集博彩、酒店和购物等于一体的旅游区。旅游业…
【词语拼音】bèi wù diǎn cè
【词语解释】国君威仪之物与史官之书策也。《左氏·定公四年》:「备物典策,官司彝器。」注:「典策,春秋之制。」疏:「服虔云:『备物,国之职务之备也。当谓国君威仪之物。若今繖扇之属,备赐鲁也。杜不解备物,则与典策为一也。备物典策,谓史官书策之典。』。」;宋、司马光《资治通监·晋纪》:「成帝咸康七年,备物典策,皆从殊礼。」注:「师古曰:『既有备物,而加之策也。』杜预云:『典策,春秋之制也。』余谓车辂、旗章、弓矢、斧钺,皆可以言备物。周成王分鲁公,以大辂、大旗,封父之繁弱,页后氏璜备物。典策,典者,典法也;策者,策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