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衣 [ cháo yī ]
(1).君臣上朝时穿的礼服。《孟子·公孙丑上》:“立於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於涂炭。”《后汉书·刘宽传》…
东市朝衣 [ dōng shì cháo yī ]
dōng shì cháo yī 东市朝衣(東市朝衣) 汉景帝 时,御史大夫 晁错 被谗,“衣朝衣斩东市。”事见《史…
西市朝衣 [ xī shì cháo yī ]
西市:指北京菜市口,明、清两代在那里处决犯人;朝衣:古代官员上朝时所穿的礼服。指大臣被杀。
斋贺朝衣 [ zhāi hè cháo yī ]
羹污朝衣 [ gēng wū cháo yī ]
指 汉 刘宽 妻试 宽 性情与气度的故事。
朝衣东市 [ zhāo yī dōng shì ]
指大臣等待被杀。
钩牒 [ gōu dié ]
亦作“钩牒”。指衣带、手板等上朝衣物。
人衣 [ rén yī ]
人之衣也。南朝宋、谢庄〈月赋〉:「佳期可以迁,微霜沾人衣。」
皮弁服 [ pí biàn fú ]
古代天子视朝、诸侯告朔所著之衣,以白缯为之。也称“縞衣”。
白衣民族 [ bái yī mín zú ]
朝鲜民族的代称。朝鲜人常穿白衣,故称。杨朔《三千里江山》头:“二十世纪初,日本吞并了朝鲜,这个白衣民族从此便失去了自…
衣禀 [ yī bǐng ]
亦作“衣廩”。指朝廷或官府所赐给的衣服粮食。亦泛指生活供给。
圭衮 [ guī gǔn ]
圭玉和衮衣。比喻朝廷的高位。
衣无二彩 [ yī wú èr cǎi ]
犹言衣不重采。形容衣着朴素。《後汉书·安帝纪》:“朝廷躬自菲薄,去絶奢飾,食不兼味,衣無二綵。”
朝府 [ cháo fǔ ]
犹府朝,官署。《后汉书·岑晊传》:“﹝ 太 守﹞ 瑨 委心 晊 牧,褒善纠违,肃清朝府。”《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四…
衣裳盟会 [ yī shang méng huì ]
衣裳盟会(衣裳盟會) 同“ 衣裳之会 ”。 南朝 梁 江淹 《萧让太傅相国齐公十郡九锡表》:“若乃衣裳盟会,九合一匡…
上褚 [ shàng chǔ ]
装绵多厚之衣。《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上褚五十衣,中褚三十衣,下褚二十衣,遗王。」师古注:「以绵装衣曰褚,上中…
估衣铺 [ gū yī pù ]
贩旧衣之店铺。清、李虹若《朝市丛载》:「估衣铺永聚号,在前门外瓜子店路东。」
善衣 [ shàn yī ]
(一)、指朝祭时穿的礼服。(二)、泛指好衣服。
翻毛 [ fān máo ]
(一)、毛皮制品的毛朝外的:翻毛大衣。(二)、皮革的反面朝外的:翻毛皮鞋。
身章 [ shēn zhāng ]
《左传·闵公二年》:“衣,身之章也。”本指表明贵贱身分的服饰。后泛指衣服的文饰。宋 陆游《磨衲道衣》诗:“久脱朝衣学…
大食 [ dà shí ]
波斯语音译词。原 是伊朗一个部族的名称。中国古代自唐以后称阿拉伯帝国为大食。8世纪中期,阿拔斯王朝(750—1258…
羔裘 [ gāo qiú ]
用紫羔制的皮衣。古时为诸侯、卿、大夫的朝服。
爱毛反裘 [ ài máo fǎn qiú ]
反裘:反穿皮衣,指皮毛朝里。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昱耀 [ yù yào ]
明亮。 南朝 梁武帝 《凤台曲》:“羽衣昱耀,春吹去復留。”
朝帽 [ cháo mào ]
上朝所用的礼帽。唐 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寄澧州张使君八十韵》:“春衫裁白紵,朝帽掛乌纱。”《清会典事例·礼部·冠服…
【词语拼音】cháo yī
【词语解释】(1).君臣上朝时穿的礼服。《孟子·公孙丑上》:“立於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於涂炭。”《后汉书·刘宽传》:“使侍婢奉肉羹,飜污朝衣。” 唐 崔峒 《初拜命后酬丘二十二见赠》诗:“江海久垂纶,朝衣忽挂身。”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朝服龙团》:“定制,惟皇上御服朝衣,於腰阑下前后绣龙团各四,诸王以下皆用素缎数则,以为辨别。”(2).借指朝廷官员。 唐玄宗 《首夏花萼楼观群臣宴宁王山亭回楼下又申之以赏乐赋诗》:“九歌扬政要,六舞散朝衣。” 宋 叶适 《中奉大夫尚书工部侍郎曾公墓志铭》:“当 庆元 、 嘉泰 间,朝衣负涂炭之羞而以冰玉自洁,青蝇蒙樊棘之誚而与鸿鵠偕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