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惠 [ yí huì ]
伯夷 、 柳下惠 的并称。古代廉正之士。 汉 扬雄 《法言·渊骞》:“‘其为人也奈何?’曰:‘不屈其意,不累其身。’…
不夷不惠 [ bù yí bù huì ]
夷:指伯夷;惠:指柳下惠。不做伯夷也不学柳下惠。比喻折衷而不偏激。
匪夷匪惠 [ fěi yí fěi huì ]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
布信 [ bù xìn ]
昭示信用。《北史·于翼传》:“ 翼 为 渭州 刺史, 翼 兄 寔 先莅此州,颇有惠政。 翼 又推诚布信,事存宽简,夷…
共俭 [ gòng jiǎn ]
恭敬而节俭。共,通“恭”。《左传·成公十二年》:“享以训共俭,宴以示慈惠。共俭以行礼,而慈惠以布政。”宋 苏舜钦《感…
绌臣 [ chù chén ]
贬逐之臣。絀,通“ 黜 ”。 汉 扬雄 《法言·渊骞》:“无 仲尼 ,则 西山 饿夫与东国之絀臣,恶乎闻?” 李轨 …
溟波 [ míng bō ]
海涛。 唐 韩愈 《送惠师》诗:“夜半起下视,溟波衔日轮。” 明 方孝孺 《祭叶夷仲主事》:“天戈南麾,溟波不扬,手…
轮盖 [ lún gài ]
指车舆。借指达官贵人。《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故轮盖所游,必非 夷 惠 之室。” 张铣 注:“轮盖,谓轩冕之…
阳夷 [ yáng yí ]
古代东方九 夷 之一。《后汉书·东夷传》:“夷 有九种,曰 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故…
方夷 [ fāng yí ]
我国古时少数民族之一。《竹书纪年》卷上:“二年, 方夷 来宾。”《后汉书·东夷传序》:“夷有九种,曰 畎夷 、 于夷…
豫谋 [ yù móu ]
预先谋划。《庄子·刻意》:“不思虑,不豫谋。”南朝 宋 谢惠连《秋怀》诗:“夷险难豫谋,倚伏昧前筭。”宋 王安石《三…
白夷 [ bái yí ]
(一)、东夷之一种。《后汉书·东夷传》:“夷 有九种,曰 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
觑边 [ qù biān ]
亦作“覷边”。窥伺边境。《新唐书·张说传》:“今北有胡寇覷边,南有夷獠骚徼。” 宋 王安石 《检校太尉赠侍中正惠马公…
覰边 [ qù biān ]
亦作“覷边”。窥伺边境。《新唐书·张说传》:“今北有胡寇覷边,南有夷獠骚徼。”宋 王安石《检校太尉赠侍中正惠马公神道…
玄夷 [ xuán yí ]
(1).我国古代东夷九种之一。《后汉书·东夷传》:“夷有九种,曰: 畎夷 , 于夷 , 方夷 , 黄夷 , 白夷 ,…
以夷伐夷 [ yǐ yí fá yí ]
以夷伐夷 使夷人自相攻伐。《后汉书·邓训传》:“议者咸以 羌 、 胡 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资治通…
履险若夷 [ lǚ xiǎn ruò yí ]
履险若夷(履險若夷) 见“ 履险如夷 ”。
唐猊 [ táng ní ]
即唐夷。详“唐夷”。
以德报德 [ yǐ dé bào dé ]
德:恩惠。用恩惠报答恩惠。
混夷 [ hùn yí ]
古种族名。又作 昆夷 、 串夷 、 畎夷 、 犬夷 等。即 犬戎 , 西戎 的一种。相传 殷 周 时, 混夷 很强,…
凌夷 [ líng yí ]
衰败;走下坡路:风俗凌夷。国势凌夷。也作陵夷。
畎戎 [ quǎn róng ]
即 犬戎 。《汉书·匈奴传》“ 周 西伯昌 伐 畎夷 ” 唐 颜师古 注:“ 畎夷 ,即 畎戎 也,又曰 昆夷 ………
视险若夷 [ shì xiǎn ruò yí ]
shì xiǎn ruò yí 视险若夷(視險若夷) 见“ 视险如夷 ”。
任禁 [ rèn jìn ]
任为南夷之乐,禁为北夷之乐。《昭明文选·左思·魏都赋》:「韎昧任禁之曲。」善注:「《孝经钩命决》曰:『东夷曰昧,南夷…
华夷之辨 [ huá yí zhī biàn ]
或称“夷夏之辨”、“夷夏之防”,用于区辨华夏与蛮夷。
【词语拼音】yí huì
【词语解释】伯夷 、 柳下惠 的并称。古代廉正之士。 汉 扬雄 《法言·渊骞》:“‘其为人也奈何?’曰:‘不屈其意,不累其身。’曰:‘是 夷 惠 之徒与?’曰:‘不 夷 不 惠 ,可否之间也。’” 汉 班固 《幽通赋》:“三仁殊於一致兮, 夷 惠 舛而齐声。”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故轮盖所游,必非 夷 惠 之室;苞苴所入,实行 张 霍 之家。” 王闿运 《<衡阳县志>序》:“还初超然,庶几 夷 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