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衞 [ yí wèi ]
仪仗与卫士的统称。《魏书·李元护传》:“若丧过 东阳 ,不可不好设仪衞,哭泣尽哀,令观者改容也。” 前蜀 杜光庭 《…
诸衞 [ zhū wèi ]
1.古代官名。宫廷仪卫队长。《周书·宣帝纪》:“皇帝 衍 称 正阳宫 ,置纳言、御正、诸衞等官,皆准天臺。” 宋 高…
仪卫 [ yí wèi ]
仪仗与卫士的统称。《魏书·李元护传》:“若丧过 东阳 ,不可不好设仪衞,哭泣尽哀,令观者改容也。” 前蜀 杜光庭 《…
亲衞 [ qīn wèi ]
官名。皇帝的侍卫。 隋 始置,与勋卫、翊卫并称三卫。 唐 宋 因之,并置亲卫之府。 明 以后不设。《北史·裴仁基传》…
俎豆之事 [ zǔ dòu zhī shì ]
谓礼仪之事也。《论语·衞灵公》:「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疏:「对曰:『俎豆行礼之事,则尝闻之。』。」
侍衞 [ shì wèi ]
1.随侧护衞也。或称其人曰侍衞。《史记·仲尼弟子传》:「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集解:「王肃曰:『子路为孔侍衞,故…
臣衞 [ chén wèi ]
屏藩拥卫之臣。《书·康王之诰》:“宾称奉圭兼币,曰:一二臣衞,敢执壤奠。”孔 传:“为蕃衞,故曰臣衞。”
臣卫 [ chén wèi ]
屏藩拥卫之臣。《书·康王之诰》:“宾称奉圭兼币,曰:一二臣衞,敢执壤奠。”孔 传:“为蕃衞,故曰臣衞。”
宿卫 [ sù wèi ]
见“宿衞”。
陛衞 [ bì wèi ]
1.帝王御前护卫的士兵。《后汉书·马援传》:“ 援 素与 述 同里閈,相善,以为既至当握手欢如平生,而 述 盛陈陛衞…
来衞 [ lái wèi ]
来护衞也。
鲁衞 [ lǔ wèi ]
(一)、语本《论语·子路》:“鲁 衞 之政,兄弟也。”后以“鲁衞”代称兄弟。唐玄宗《过大哥宅探得歌字韵》:“鲁 衞 …
侯衞 [ hóu wèi ]
1.侯圻及衞圻。见「五服」条。《荀子·正论》:「侯衞宾服。」注:「韦昭注《国语》曰:『侯,侯圻;衞,衞圻。自侯圻至衞…
赞卫 [ zàn wèi ]
同“赞衞”。犹拱卫。
以嘉 [ yǐ jiā ]
明、衞靖之字。
行衞 [ xíng wèi ]
指帝王出行时的侍卫。《文选·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诗》:“万轴胤行衞,千翼泛飞浮。” 李周翰 注…
上镇 [ shàng zhèn ]
镇台之大者。唐代始置。《旧唐书·职官志》:「凡天下上镇二十,中镇九十,下镇一百三十五。」;《金史·仪衞志》:「上镇七…
伞子 [ sǎn zǐ ]
(1).古代仪仗队里的执伞者。《金史·百官志二》:“护衞三十人,奉引八十人,伞子四人,执旗二人。”(2).即伞。 鲁…
周卫 [ zhōu wèi ]
(1).环卫,禁卫。引申指宫禁。《汉书·司马迁传》:“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奏薄伎,出入周衞之中。”(2).防卫。《…
蜃卫 [ shèn wèi ]
即蜃车。《文选·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序>》:“怀蜃衞而延首,想鷖輅而抚心。” 张铣 注:“蜃衞,蜃车也。” 明 王志…
徒衞 [ tú wèi ]
卫兵。《左传·文公七年》:“秦康公 送 公子雍 于 晋,曰:‘文公 之入也无衞,故有 吕 郤 之难。’乃多与之徒衞。…
侍衞处 [ shì wèi chù ]
清代掌侍衞事务之官署。
鄣卫 [ zhāng wèi ]
(一)、同“鄣衞”。(二)、遮蔽卫护。
周衞 [ zhōu wèi ]
(一)、环卫,禁卫。引申指宫禁。《汉书·司马迁传》:“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奏薄伎,出入周衞之中。”(二)、防卫。《…
蜃衞 [ shèn wèi ]
即蜃车。《文选·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序>》:“怀蜃衞而延首,想鷖輅而抚心。” 张铣 注:“蜃衞,蜃车也。” 明 王志…
【词语拼音】yí wèi
【词语解释】仪仗与卫士的统称。《魏书·李元护传》:“若丧过 东阳 ,不可不好设仪衞,哭泣尽哀,令观者改容也。” 前蜀 杜光庭 《宣再往青城安复真灵醮词》:“仰堂宇之威容,覩四垣之仪衞。”《宋史·仪卫志一》:“ 徽宗 政和 三年,议礼局上 大庆殿 大朝会仪衞。” 清 戴名世 《孑遗录》:“ 史可法 以父丧归,继 可法 者为 郑二阳 。 二阳 行军,仪衞甚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