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文达礼 [ zhī wén dá lǐ ]
zhī wén dá lǐ 知文达礼(知文達禮) 同“ 知书达礼 ”。《何典》第十回:“你既这等知文达礼,晓得敬重我…
知书达礼 [ zhī shū dá lǐ ]
知、达:懂得。有文化,懂礼仪。
明礼 [ míng lǐ ]
讲文明,懂礼仪。知书然后达礼,讲文明,懂礼仪是对师生行为规范的最基本要求。
知书知礼 [ zhī shū zhī lǐ ]
知书知礼(知書知禮) 同“ 知书达礼 ”。 明 高明 《琵琶记·牛氏规奴》:“更羡他知书知礼,是一个不趋蹌的秀才。”…
知书识礼 [ zhī shū shí lǐ ]
知书识礼(知書識禮) 同“ 知书达礼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媳妇虽不敢説知书识礼,然而‘嫁鸡随鸡,嫁…
知书通礼 [ zhī shū tōng lǐ ]
zhī shū tōng lǐ 知书通礼(知書通禮) 同“ 知书达礼 ”。《水浒传》第一一六回:“看了 柴进 、 燕…
达礼 [ dá lǐ ]
(一)、通行的礼仪。《礼记·檀弓下》:“葬于北方北首,三代 之达礼也。”《韩诗外传》卷四:“《韶》用干戚,非至乐也;…
知书达理 [ zhī shū dá lǐ ]
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也说知书识礼。
养情 [ yǎng qíng ]
涵养性情。《荀子·礼论》:“孰知夫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也。” 杨倞 注:“无礼义文理,则纵情性不知所归也。”
达丧 [ dá sàng ]
天下通用之丧礼。《礼记·三年问》:“三年之丧,天下之达丧也。”郑玄 注:“达,谓自天子至於庶人。”《晋书·礼志中》:…
达地 [ dá dì ]
达地,中文译音,意思是“知道”
作者圣谓 [ zuò zhě shèng wèi ]
创作礼乐则谓之圣人。《礼记·乐记》:「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
躬化 [ gōng huà ]
谓以自身的德行感化别人。《史记·礼书》:“ 孝文 即位,有司议欲定仪礼, 孝文 好道家之学,以为繁礼饰貌,无益於治,…
诈愚 [ zhà yú ]
谓欺诈愚人。《礼记·乐记》:“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 孔颖达 疏:“知者诈愚,谓欺诈愚人也。…
通文达礼 [ tōng wén dá lǐ ]
谓有学问懂礼仪。《平山冷燕》第七回:“况甥女虽係一小小村女,然读书识字,通文达礼,有才有德,不减古之列女,岂有上以白…
解人难得 [ jiě rén nán dé ]
解人:原指通达言语或文辞意趣的人,借指知己;难得:不易得到。比喻知己难得。
五秀 [ wǔ xiù ]
五行秀异之气。语本《礼记·礼运》:“故人者……五行之秀气也。”孔颖达 疏:“言人感五行秀异之气,故有仁、义、礼、知、…
瀸污 [ jiān wū ]
传染病疫。《礼记·曲礼下》“四足曰渍”汉 郑玄 注:“渍,谓相瀸污而死也。”孔颖达 疏:“四足曰渍者,牛马之属也。若…
达棱 [ dá léng ]
谓将原木砍成四边形的椽子。《尚书大传》卷四:“其桷天子斲其材而礱之,加密石焉,大夫达棱,士首本,庶人到加。”《礼记·…
通達 [ tōng dá ]
明白事理。《礼记.学记》:「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
礼罗 [ lǐ luó ]
以礼罗致。 唐 戴叔伦 《寄禅师寺华上人》诗:“礼罗加璧至,荐鶚与云连。” 明 文徵明 《题七姬权厝志后》:“其礼罗…
文质三统 [ wén zhì sān tǒng ]
谓夏、商、周三代政事不同。《论语·为政》“子曰:‘殷因於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何晏集解引汉…
书面 [ shū miàn ]
属性词。用文字表达的(区别于“口头”):书面通知。书面答复。书面材料。
繁赜 [ fán zé ]
复杂深奥。 清 龚自珍 《在礼曹日与堂上官论事书》:“祠祭司典礼最为重大,应行纂入者,较三司繁賾数倍。”《辛亥革命前…
殷礼 [ yīn lǐ ]
(1).盛大的祭礼。《书·洛诰》:“ 周公 曰:‘王肇称殷礼,祀于新邑,咸秩无文。’” 蔡沉 集传:“殷,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