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论 [ sī lùn ]
(1).偏私的议论。《管子·任法》:“官无私论,士无私议,民无私説。”《晋书·石季龙载记上》:“於是立私论之条、偶语…
私醖 [ sī yùn ]
私人秘密酿酒。宋 岳珂《桯史·汪革谣谶》:“尝登乡书,以财豪乡里,为官榷坊酤,以捕私醖入民家,格鬭杀人。”《辽史·耶…
官鑪钱 [ guān lú qián ]
官府铸造的钱币。别于私铸钱。《新唐书·食货志四》:“公铸者号官鑪钱,一以当偏鑪钱七八,富商往往藏之,以易 江 淮 私…
以公灭私 [ yǐ gōng miè sī ]
以公灭私(以公滅私) 谓出以公心而去掉个人的私情或恩怨。《书·周官》:“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蔡沉 集传:“以天下…
微服 [ wēi fú ]
帝王、官吏等外出时为不暴露身份而换穿便服:微服私访。
析律二端 [ xī lǜ èr duān ]
割裂曲解法律条文,随意加重或减轻罪名。指官吏徇私枉法。
贩官鬻爵 [ fàn guān yù jué ]
贩官鬻爵(販官鬻爵) 犹言卖官鬻爵。《梁书·武帝纪上》:“国命朝权,尽移近习,贩官鬻爵,贿货公行。”《魏书·司马叡传…
私行 [ sī xíng ]
(一)、任凭己意行事。《管子·法禁》:“私王官,私君事,去非其人而私行者,圣王之禁也。”《韩非子·有度》:“故当今之…
属托不行 [ zhǔ tuō bù xíng ]
属:同“嘱”;托:托付。指不走后门托人办事。形容为官清廉,不谋私利。
巡商 [ xún shāng ]
旧时盐务中负责巡缉私盐的官职名。因最初由商人兼充,故称。
出付市易 [ chū fù shì yì ]
谓官吏盗取公物交他人转售也。《唐律·厩库·监主贷官物》:「若出付市易而私用者,各减一等坐之。」
兑钱粮 [ duì qián liáng ]
以现金纳官赋也。《皇朝文献通考·田赋考·田赋之制》:「顺治十八年,令州县官,不许私室称兑钱粮。」
私养 [ sī yǎng ]
私下供给其生活资料或生活费用。《魏书·释老志》:“自王公已下,有私养沙门者,皆送官曹,不得隐匿。”英文翻译1.rai…
利疚 [ lì jiù ]
利病;利弊。 宋 苏舜钦 《杜公谢官表》:“絶纤介之私回,讲长久之利疚。”
得财买放 [ dé cái mǎi fàng ]
旧指官府的衙役捕人时,收到被捕人的钱财,便私自将人放掉。
官田 [ guān tián ]
(一)、公田的一种。(二)、国家控制的无主荒地。(三)、属官府或皇室所有,私人耕种、官府收租的田地。
私谢 [ sī xiè ]
酬谢私恩。宋 苏洵《上欧阳内翰第四书》:“以为用公之奏而得召,恐有私谢之嫌。”《续资治通鉴·宋仁宗至和二年》:“蒞官…
优衷 [ yōu zhōng ]
平允公正。《宋书·孝武帝纪》:“水陆捕採,各顺时月。官私交市,务令优衷。”
三互法 [ sān hù fǎ ]
东汉 选任地方官员,为防止结党营私,规定凡婚姻之家及 幽 冀 两州人士,不得交互为官,称三互法。
暗娼 [ àn chāng ]
私娼,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指未得官方许可的暗地里卖淫的妓女
幸幸 [ xìng xìng ]
谓侥幸得福。《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世间有考试官,私通关节,贿赂徇私,黑白混淆,使不才倖幸,才士屈抑的,此皆吾术所必…
私度 [ sī dù ]
自己揣测;私自估计。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孝感之战》:“ 永 为 松尚书 筠 所劾,其私度为余漏言,乃密疏劾余。”…
私回 [ sī huí ]
犹私邪。《国语·鲁语上》:“且夫君也者,将牧民而正其邪者也。若君纵私回,而弃民事,民旁有慝无由省之,益邪多矣。” 韦…
私增 [ sī zēng ]
指旧时地方官吏在朝廷规定的税额之外,私自巧立名目,增加赋税。
官能 [ guān néng ]
官吏的职守然后明其分职,考其事业,较其官能,莫不理法,则公道达而私门塞。——《韩诗外传》有机…
【词语拼音】sī guān
【词语解释】侍奉皇后的官。《汉书·张放传》:“ 放 取皇后弟 平恩侯 许嘉 女……大官私官并供其第,两官使者冠盖不絶,赏赐以千万数。”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私官,皇后之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