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关 [ jū yōng guān ]
拼音:jū yōng guān 简介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关城所在的峡谷,属太…
居庸关村 [ jū yōng guān cūn ]
居庸关云台 [ jū yōng guān yún tái ]
居庸关战斗 [ jū yōng guān zhàn dòu ]
金国居庸关 [ jīn guó jū yōng guān ]
居庸关隧道 [ jū yōng guān suì dào ]
内三关 [ nèi sān guān ]
明 代以今 河北 境内沿内长城的 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 为“内三关”。
庐屋 [ lú wū ]
小屋。元 廼贤《居庸关》诗:“环邨列墟市,凿翠构庐屋。”
层壑 [ céng hè ]
深谷。 元 柳贯 《度居庸关》诗:“层壑倒天影,半林漏晨光。”
白冢 [ bái zhǒng ]
传说中的白色古墓。在今 北京市 昌平县 居庸关 西。 阿英 《游龙戏凤》:“据 北京 掌故书载:‘ 明武宗 微行 大…
云队 [ yún duì ]
军旅,部伍。 元 周伯琦 《入居庸关》诗:“铁骑簇云队,黄屋循星躔。”
居庸 [ jū yōng ]
(一)、山名。在 北京市 昌平县。古名 军都山,为 太行山 八陉之一,层峦迭嶂,形势雄伟;又为 燕京 八景之一,名曰…
昌平县 [ chāng píng xiàn ]
县名。位于河北省北京市之北、居庸关南口,平绥铁路经此,为北京防御第一要隘。
马如流水 [ mǎ rú liú shuǐ ]
马如流水(馬如流水) 形容人马熙攘。 元 揭傒斯 《居庸行》:“关门两向当天开,马如流水车如雷。”
重门曡户 [ zhòng mén dié hù ]
比喻地多关口屏障,易于防守。清龚自珍《与吴虹生书》之十:“山西三关得为九边之一,犹宣化之有居庸,所谓重门曡户者也。”
军都 [ jūn dōu ]
(一)、军中战友。唐 韦元甫《木兰歌》:“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嶇。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今者见 木兰,言声虽是颜貌…
髫髻 [ tiáo jì ]
谓垂髫与辫髻。借指幼年。《广阳杂记》卷二引 清 钱驭少《居庸关》诗:“髫髻生当战伐年,南军正戍 白狼 烟。”
殽阪 [ yáo bǎn ]
古关塞名。在今 河南省 渑池县 境。《淮南子·墬形训》:“何谓九塞?曰: 太汾 、 澠阨 、 荆阮 、 方城 、 殽…
重门叠户 [ zhòng mén dié hù ]
比喻地多关口屏障,易于防守。清 龚自珍《与吴虹生书》之十:“山西 三關得爲九邊之一,猶 宣化 之有 居庸,所謂重門曡…
保倯 [ bǎo sōng ]
谓佣役之人也,与保庸同。汉、扬雄《方言·卷三》:「自关而东,陈、魏、宋、楚之间,保庸谓之甬,庸谓之倯,转语也。」注:…
巂周 [ xī zhōu ]
本为燕的别名,亦用以称子规鸟。《尔雅·释鸟》:“雟周。” 郭璞 注:“子雟鸟出 蜀 中。”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
庸熟 [ yōng shú ]
平庸熟滥。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二七章:“ 白居易 则用他的平易近人、明白流畅的诗体,去纠正他们的庸熟。”
开宇 [ kāi yǔ ]
开辟封地。《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锡介珪以作瑞,宅附庸而开宇。” 刘良 注:“居其附庸之国,开我皇家之土宇…
毋庸讳言 [ wú yōng huì yán ]
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毋庸指不用。毋庸讳言,现实生活还存在着歪风邪气。周恩来《关于亚非会议的报告》:“亚非各国…
庸勋 [ yōng xūn ]
(一)、酬赏有功的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庸勋、亲亲、暱近、尊贤,德之大者也。”晋 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一》:…
【词语拼音】jū yōng guān
【词语解释】 拼音:jū yōng guān 简介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关城所在的峡谷,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地形极为险要。与紫荆关、倒马关、固关并称明朝京西四大名关。其中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又称内三关。 居庸关历史 在距北京市区[1]50余公里外的昌平区境内。居庸关得名,始自秦代,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取"徙居庸徒"之意。汉代沿称居庸关,三国时代名西关,北齐时改纳款关,唐代有居庸关、蓟门关、军都关等名称。 居庸关形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它有南北两个关口,南名"南口",北称"居庸关"。现存的关城是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大将军徐达督建的。为北京西北的门户。居庸关两旁,山势雄奇,中间有长达18公里的溪谷,俗称"关沟"。这里清流萦绕,翠峰重迭,花木郁茂,山鸟争鸣。绮丽的风景,有"居庸叠翠"之称,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燕国就要扼控此口,时称“居庸塞”。汉朝时,居庸关城已颇具规模。南北朝时,关城建筑又与长城连在一起。此后历唐、辽、金、元数朝,居庸峡谷都有关城之设。 历史上又称蠮螉塞、军都关。蠮螉,即土蜂又称细腰蜂,关上筑土室以候望﹐如蠮螉之掇土为房﹐故名。 成吉思汗时灭金即入此关。现存关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系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规划创建,明景泰初年(公元1450-1454年)及其后又屡经缮治。城垣东达翠屏山脊,西驶金柜山巅,周长4000余米,南北月城及城楼、敌楼等配套设施齐备。关城内外还有衙署、庙宇、儒学等各种相关建筑设施。 清末以后,居庸关关城建筑逐渐荒废,但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却为人们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敞开了一个窗口。 居庸关景区 居庸关的中心,有一"过街塔"基座,名"云台",取其"远望如在云端"之意。云台创建于元至正二至五年(1342一1345年),是用汉白玉石筑成的,台高9.5米,上顶东西宽25.21米,南北长12.9米;下基东西宽26.84米。南北长15.57米,上小下大,平面呈矩形。台顶四周的石栏杆、望柱、栏板、滴水龙头等建筑,都保持着元代的艺术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