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道 [ dá dào ]
(1).公认的准则。《礼记·中庸》:“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唐 柳宗元…
五达道 [ wǔ dá dào ]
即五典。语出《礼记·中庸》:“天下之达道五……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朱熹 集注:“达道者…
道达 [ dào dá ]
说明;表达。 唐 裴铏 《传奇·裴航》:“言词问接,帷帐昵洽。 航 虽亲切,无计道达而会面焉。” 明 冯梦龙 《人兽…
哈达街道 [ hǎ dá jiē dào ]
哈达街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中心城区。哈达,蒙古族语,其意为山峰的意思。
洛达尔隧道 [ luò dá ěr suì dào ]
洛达尔隧道 -简介 洛达尔隧道是位于挪威西部地区的世界最长的公路隧道,被称为最长的公路隧道。洛达尔隧道位于洛达尔和艾…
达不离道 [ dá bù lí dào ]
人穷的时候不丧失道德的标准,而发达的时候也不可以背弃自己做人的原则。
达道站 [ dá dào zhàn ]
达道路 [ dá dào lù ]
遂路 [ suì lù ]
道路;通达的道路。
四冲八达 [ sì chōng bā dá ]
指四通八达的要道。同“四冲六达”。
风衢 [ fēng qú ]
畅达的大道。
通达 [ tōng dá ]
通情达理通达人情通行无阻通达的道路通到这条路通达边境
通衢 [ tōng qú ]
四通八达的道路;大道:通衢要道。南北通衢。
求志达道 [ qiú zhì dá dào ]
指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
达道湾镇 [ dá dào wān zhèn ]
崇期 [ chóng qī ]
四通八达的道路。
象道 [ xiàng dào ]
表达对道的认识。
二条 [ èr tiáo ]
两头通达的道路。
通衢大道 [ tōng qú dà dào ]
四通八达的道路。
八衢 [ bā qú ]
四通八达的道路。
达孝 [ dá xiào ]
最大的孝道。达,通“大”。
朝彻 [ cháo chè ]
(一)、谓突然间悟达妙道。(二)、谓早晨遍达各处。
至至 [ zhì zhì ]
谓达到道的最高境地。
道谛 [ dào dì ]
佛教名词。道为通达之意,也是道路的意思。
逵师 [ kuí shī ]
指四通八达的道路。
【词语拼音】dá dào
【词语解释】(1).公认的准则。《礼记·中庸》:“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唐 柳宗元 《祭穆质给事文》:“达道之行,实惟交友。” 宋 契嵩 《<坛经>赞》:“夫戒定慧者,三乘之达道也。” 朱自清 《论逼真与如画》:“那些‘难可与俗人论’的,恐怕到底不是天下之达道罢。”(2).明白、彻悟道理。《淮南子·氾论训》:“达道之人,不苟得,不让福。”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夫逝者无反期,既朽无生理,远道之士,良所悲矣。”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三:“ 陶潜 避俗翁,未必能达道。” 元 杨载 《赠胡汲古》诗:“先生唯达道,久矣乐山林。”(3).实现理想或主张。 汉 荀悦 《申鉴·政体》:“治世所贵乎位者三:一曰达道於天下,二曰达惠於民,三曰达德於身。” 宋 苏轼 《赐孙觉辞免恩命不允诏》:“卿三居諫省,皆以直闻,盖尝遇事以建言,志在行义以达道。” 元 阎复 《追封伯夷叔齐制》:“让爵以明长幼之序,諫伐以严君臣之分,可谓行义以达道,杀身以成仁者也。”(4).犹得道。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三折:“可知道今世里令史每都挝钞,和这古庙里泥神也爱钱,怎能勾达道昇仙。”(5).博通各种学问。《三国志·魏志·管宁传》“ 王烈 者,字 彦芳 ” 裴松之 注引 李氏 《先贤行状》:“ 烈 通识达道,秉义不回。”(6).犹沟通。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三:“又谓古人祭用香烛,所以达道阴阳,以接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