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啓发 [ dǎ qǐ fā ]
方言。揩油,占便宜。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二篇:“这‘打启发’三个字就是那次兵变之后传出来的话柄。据说那天晚上的新…
发蒙启滞 [ fā mēng qǐ zhì ]
发蒙启滞(發蒙啓滯) 启发蒙昧,开通阻塞。《宋书·武帝纪下》:“古之建国,教学为先,弘风训世,莫当於此,发蒙启滞,咸…
发蒙启蔽 [ fā méng qǐ bì ]
启发蒙昧。明 李贽《答李见罗先生书》:“發蒙啓蔽,時或未省,而退實沉思。既久,稍通解耳。”
打发 [ dǎ fa ]
(一)、派(出去):我已经打发人去找他了。(二)、使离去:他连说带哄才把孩子打发走了。(三)、消磨(时间、日子):打…
拨遣 [ bō qiǎn ]
打发,排遣。
瞎火 [ xiā huǒ ]
(一)、打不响的枪炮弹药:打了五发炮弹,其中有一发是瞎火。(二)、弹药失效:子弹瞎火了,枪没打响。
发嫁 [ fā jià ]
打发出嫁。
打冷震 [ dǎ lěng zhèn ]
发抖,打寒颤。
天打雷轰 [ tiān dǎ léi hōng ]
被雷电打死(多用于赌咒或发誓)。也说天打雷击、天打雷劈、天打五雷轰。
消撒 [ xiāo sā ]
消遣,打发日子。
销遣 [ xiāo qiǎn ]
消遣,打发排遣。
遣日 [ qiǎn rì ]
消遣、打发时光。
呆打颏 [ dāi dǎ kē ]
亦作“呆答孩”。亦作“呆打孩”。发呆,发楞。
黜遣 [ chù qiǎn ]
斥逐,打发回原处。
发科打诨 [ fā kē dǎ hùn ]
发科打诨(發科打諢) 以滑稽的动作和语言引人发笑。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连枝秀》:“锦心绣腹,宣扬《老子》经文,发…
发科打趣 [ fā kē dǎ qù ]
发科打趣(發科打趣) 说滑稽话,拿人开玩笑。《黄绣球》第十五回:“那稿子是同 黄通理 大家参酌,中间也有发科打趣的处…
善婆婆 [ shàn pó pó ]
容易对付、打发的人。
发电 [ fā diàn ]
(一)、发出、产生电力:水力发电。原子能发电。(二)、打电报。
别变 [ bié biàn ]
(一)、别扭。(二)、处置,打发。
发付 [ fā fù ]
打发(多见于早期白话)。
泡腾 [ pào téng ]
起气泡并发出嘶嘶声(如发酵的液体或苏打水);亦指放出气泡(如从苏打水中释放出气泡)
碆卢 [ bō lú ]
用弓发射打鸟的石箭头。
发开 [ fā kāi ]
(一)、打发离开。(二)、挖掘开。
挦毛捣鬓 [ xián máo dǎo bìn ]
扯头发,打耳光。形容凶悍。
呼蛇容易遣蛇难 [ hū shé róng yì qiǎn shé nán ]
比喻恶人进门,不易打发。
【词语拼音】dǎ qǐ fā
【词语解释】方言。揩油,占便宜。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二篇:“这‘打启发’三个字就是那次兵变之后传出来的话柄。据说那天晚上的新军的口令是‘启发’。起初哗变的大抵是营防军,当局者似乎也曾去调 凤凰山 的新军来弹压。然而新军一进城也跟着变了。一到晚来,彼此成群结队的抢劫。于是东也是一声‘启发’,西也是一声‘启发’。从此以后,‘打启发’便成了 成都 的新方言。大凡是在 上海 人要说‘揩油’的地方, 成都 人便叫着‘打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