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外钱 [ shuì wài qián ]
正税外再征的钱。 明 宋濂 《苏公墓志铭》:“ 南海 、 番禺 二县,输恒赋之外,復有所徵,号税外钱。”
浮粮 [ fú liáng ]
定额之外的钱粮税款。
市例钱 [ shì lì qián ]
宋 代商业附加税之一。又名市利钱。《宋史·食货志上三》:“两 浙 和买并税紬绢布帛,头子钱外,又收市例钱四十,例外约…
身丁税 [ shēn dīng shuì ]
人口税。封建时代政府向成年男子征收的一种赋税。因所交纳有钱或实物之不同,亦称身丁钱、身丁米等。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
经总制钱 [ jīng zǒng zhì qián ]
“经制钱”和“总制钱”的并称,宋代的附加杂税。前者始于北宋宣和年间,陈遘以发运使兼经制使督理东南地区财赋,加征卖酒、…
正粮 [ zhèng liáng ]
即正税。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漕项》:“凡百姓上仓交粮,正粮之外,有加耗。”参见“ 正税 ”。
抽贯 [ chōu guàn ]
唐 代的一种税收。在常赋外,规定每贯钱中抽取若干文。
加率 [ jiā lǜ ]
额外征收。《新唐书·食货志二》:“ 穆宗 即位,一切罢之,两税外加率一钱者,以枉法赃论。”
盐曲钱 [ yán qū qián ]
同“盐麴钱”。盐税和酒税。
滞纳金 [ zhì nà jīn ]
因逾期缴纳税款、保险费或水、电、煤气等费用而需额外缴纳的钱。
赋钱 [ fù qián ]
税钱。
逋缗 [ bū mín ]
拖欠的税钱。
牙税 [ yá shuì ]
(一)、牙契税。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财赋二·经制钱》:“三年冬,遂命东南八路提刑司,收五色经制钱赴行在…
课羡 [ kè xiàn ]
正式税赋和杂税。羡,正赋外的无名税收。
曲引钱 [ qǔ yǐn qián ]
亦作“麯引钱”。一种酒税。
献费 [ xiàn fèi ]
古时进献朝廷的税赋钱。
杂税 [ zá shuì ]
指在正税以外征收的各种各样的税:苛捐杂税。
配钱 [ pèi qián ]
指实物租税折算为钱征收。
羡钱 [ xiàn qián ]
多馀的钱。常指赋税的盈馀。
司册 [ sī cè ]
负责征收钱粮赋税。册,黄册。
扣缴 [ kòu jiǎo ]
扣下一部分钱用来缴纳税款等:个人所得税已从稿费中扣缴。
税钱 [ shuì qián ]
纳税的钱。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二:“俟三两日再煎成碎银,每五十三两为一包,与坑户三七分之,官收三分,坑户得七…
香水钱 [ xiāng shuǐ qián ]
僧侣交纳的税钱。 宋 赞宁 等《宋高僧传·习禅一·唐洛京荷泽寺神会》:“僧税緡谓之香水钱,聚是以助军须。”
当税 [ dāng shuì ]
(一)、抵充税额。《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四年》:“自餘税悉输穀帛、紬绢匹直千钱者当税三千。”胡三省 注:“以直千钱…
上陆税 [ shàng lù shuì ]
外国商船停靠码头时,课其所载货物之税,曰上陆税,即关税。详「关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