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片大鼓 [ tiě piàn dà gǔ ]
曲艺大鼓的一种。表演者左手打铁绰板(月牙形的铁片),右手打鼓。也叫铁板大鼓。
山东大鼓 [ shān dōng dà gǔ ]
铁片大鼓的别名。参见「铁片大鼓」条。
梨花大鼓 [ lí huā dà gǔ ]
曲艺的一种。也叫山东大鼓。起源于山东农村,“梨花”为“犁铧”之音变,农民以犁铧碎片击拍伴唱。清末进入济南等城市,犁铧…
马三峰 [ mǎ sān fēng ]
清代西河大鼓演员。原名马大河,河北高阳人。活动年代在道光至同治年间。在木板大鼓和弦子书唱腔基础上,吸收民歌和戏曲唱腔…
西铁职大 [ xī tiě zhí dà ]
西安铁路工程职工大学 百科名片 西安铁路工程职工大学 目录规模 普通专科在校生待遇 专业设置西安铁路工程职工大学。
铁山碎 [ tiě shān suì ]
乐曲名。 唐 贞观 四年(公元630年) 李靖 等曾在 铁山 (今 内蒙古自治区 阴山 北)击败 突厥 颉利可汗 。…
梨花简 [ lí huā jiǎn ]
演唱梨花大鼓所用的两片半月形金属片,多为铜制,演唱时,使相碰击发声以伴唱。
太平鼓 [ tài píng gǔ ]
(一)、打击乐器,舞蹈时用,在一个带柄的铁圈上蒙上羊皮,用细长的鼓槌敲打,柄的头上有十多个大小铁环,打鼓时同时发出声…
披膊 [ pī bó ]
古时作战所穿的甲冑,用以保护肩膊的部分称“披膊”。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器》:“蛮甲,惟 大理国 最工。甲胄…
犁铧片 [ lí huá piàn ]
也作“梨花片”,又称“月牙片”。体鸣乐器。以两块半月形铜片为一副,夹于左手指间,相击发声。是“梨花大鼓”等曲艺的主要…
万籁鸣 [ wàn lài míng ]
美术片导演。江苏南京人。1919年从影。1926年入长城画片公司,与弟古蟾、超尘合作,创作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
説铁骑儿 [ shuō tiě qí ér ]
宋 代“说话”类别之一。大抵为讲说战争故事。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説铁骑儿,谓士马金鼓之事。”
修箫谱 [ xiū xiāo pǔ ]
剧曲名。清、舒位撰。凡四折,每折一事,盖仿《四声猿》体例也。位字立人,号铁云,大兴人,寄居杭州。清、陈文述〈铁云传〉…
鼓儿词 [ gǔ ér cí ]
曲艺名。用小鼓(或战鼓)、犁铧片(或檀板、简板)击板演唱。有吟有颂有说有唱。又叫“单大鼓”或“大鼓”。由于流行地域和…
万古蟾 [ wàn gǔ chán ]
(1900-1995)美术片导演。江苏南京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曾留校任教。1926年与兄籁鸣、弟超尘合作,创作…
电磁锁 [ diàn cí suǒ ]
磁力锁(或称电磁锁)的设计和电磁铁一样,是利用电生磁的原理,当电流通过硅钢片时,电磁锁会产生强大的吸力紧紧的吸住吸附…
方响 [ fāng xiǎng ]
古磬类打击乐器。由十六枚大小相同、厚薄不一的长方铁片组成,分两排悬于架上。用小铁槌击奏,声音清浊不等。创始于 南朝 …
西河大鼓 [ xī hé dà gǔ ]
曲艺的一种。近代由冀中的弦子书和木板大鼓发展而成。唱腔依冀中语音,属板腔体结构。一人站唱,左手敲铜片,右手击书鼓,另…
体鸣乐器 [ tǐ míng lè qì ]
乐器名。任何不必依靠弓弦、管膜或气流的震动,直接由乐器本身互相撞击而发音的乐器都可称为体鸣乐器。这种乐器种类很多,按…
嗵鼓 [ tōng gǔ ]
拼音:tōng gǔ 嗵鼓,指的是在架子鼓上面所配备的一种鼓。 最早的架子鼓上是没有嗵鼓的,只有大鼓、小军鼓和大吊镲…
霹雳炮 [ pī lì pào ]
一种古代火炮。北宋末年以纸、薄陶、碎铁片及火药制成药包,其爆炸时声大如雷,颇具燃烧力及杀伤力,多用于军事上。
浴铁 [ yù tiě ]
披挂铁甲。亦指披甲的骑兵和战马。南朝 陈 徐陵《广州刺史欧阳頠德政碑》:“浴铁蔽於山原,摐金骇於楼堞。”唐 司空图《…
反腐帖证 [ fǎn fǔ tiē zhèng ]
指网络上发表的发腐帖子,这些帖子成为了贪官违纪犯罪的铁证,其目的在于鼓励人民大众利用网络传媒,积极加入反腐工作中,起…
二尺半 [ èr chǐ bàn ]
(一)、方言。军装。孙犁《风云初记》十三:“换上二尺半了,真像个大兵了!”张笑天《逝水流年》:“﹝ 温铁柱 ﹞穿一身…
交响乐队 [ jiāo xiǎng yuè duì ]
拼音:jiāo xiǎng yuè duì 简介 交响乐队是一种大型的管弦乐队。交响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