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衞 [ qīn wèi ]
官名。皇帝的侍卫。 隋 始置,与勋卫、翊卫并称三卫。 唐 宋 因之,并置亲卫之府。 明 以后不设。《北史·裴仁基传》…
护衞 [ hù wèi ]
亦作“ 护卫 ”。1.保护、防卫。 汉 班固 《奕旨》:“或虚设豫置,以自护衞,盖象 庖羲 罔罟之制。”《三国演义》…
侍衞 [ shì wèi ]
1.随侧护衞也。或称其人曰侍衞。《史记·仲尼弟子传》:「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集解:「王肃曰:『子路为孔侍衞,故…
臣衞 [ chén wèi ]
屏藩拥卫之臣。《书·康王之诰》:“宾称奉圭兼币,曰:一二臣衞,敢执壤奠。”孔 传:“为蕃衞,故曰臣衞。”
臣卫 [ chén wèi ]
屏藩拥卫之臣。《书·康王之诰》:“宾称奉圭兼币,曰:一二臣衞,敢执壤奠。”孔 传:“为蕃衞,故曰臣衞。”
拥卫 [ yōng wèi ]
保卫;护卫。《后汉书·虞延传》:“王莽 末,天下大乱,延 常婴甲胄,拥衞亲族,扞御钞盗,赖其全者甚众。”《明史·杨涟…
宿卫 [ sù wèi ]
见“宿衞”。
拥衞 [ yōng wèi ]
保卫;护卫。《后汉书·虞延传》:“王莽 末,天下大乱,延 常婴甲胄,拥衞亲族,扞御钞盗,赖其全者甚众。”《明史·杨涟…
来衞 [ lái wèi ]
来护衞也。
诸衞 [ zhū wèi ]
1.古代官名。宫廷仪卫队长。《周书·宣帝纪》:“皇帝 衍 称 正阳宫 ,置纳言、御正、诸衞等官,皆准天臺。” 宋 高…
侯衞 [ hóu wèi ]
1.侯圻及衞圻。见「五服」条。《荀子·正论》:「侯衞宾服。」注:「韦昭注《国语》曰:『侯,侯圻;衞,衞圻。自侯圻至衞…
鲁衞 [ lǔ wèi ]
(一)、语本《论语·子路》:“鲁 衞 之政,兄弟也。”后以“鲁衞”代称兄弟。唐玄宗《过大哥宅探得歌字韵》:“鲁 衞 …
赞卫 [ zàn wèi ]
同“赞衞”。犹拱卫。
以嘉 [ yǐ jiā ]
明、衞靖之字。
行衞 [ xíng wèi ]
指帝王出行时的侍卫。《文选·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诗》:“万轴胤行衞,千翼泛飞浮。” 李周翰 注…
周卫 [ zhōu wèi ]
(1).环卫,禁卫。引申指宫禁。《汉书·司马迁传》:“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奏薄伎,出入周衞之中。”(2).防卫。《…
蜃卫 [ shèn wèi ]
即蜃车。《文选·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序>》:“怀蜃衞而延首,想鷖輅而抚心。” 张铣 注:“蜃衞,蜃车也。” 明 王志…
徒衞 [ tú wèi ]
卫兵。《左传·文公七年》:“秦康公 送 公子雍 于 晋,曰:‘文公 之入也无衞,故有 吕 郤 之难。’乃多与之徒衞。…
侍衞处 [ shì wèi chù ]
清代掌侍衞事务之官署。
鄣卫 [ zhāng wèi ]
(一)、同“鄣衞”。(二)、遮蔽卫护。
周衞 [ zhōu wèi ]
(一)、环卫,禁卫。引申指宫禁。《汉书·司马迁传》:“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奏薄伎,出入周衞之中。”(二)、防卫。《…
蜃衞 [ shèn wèi ]
即蜃车。《文选·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序>》:“怀蜃衞而延首,想鷖輅而抚心。” 张铣 注:“蜃衞,蜃车也。” 明 王志…
淇衞 [ qí wèi ]
箭竹名。《淮南子·兵略训》:“夫栝淇衞箘簵,载以银锡,虽有薄縞之幨,腐荷之矰,然犹不能独射也。” 高诱 注:“淇衞麕…
采衞 [ cǎi wèi ]
采服和卫服。即《周礼》的采畿和卫畿。《书·康诰》:“侯甸男邦采衞。” 孔 传:“采服二千五百里,衞服二千里。” 章炳…
徒卫 [ tú wèi ]
卫兵。《左传·文公七年》:“秦康公 送 公子雍 于 晋,曰:‘文公 之入也无衞,故有 吕 郤 之难。’乃多与之徒衞。…
【词语拼音】qīn wèi
【词语解释】官名。皇帝的侍卫。 隋 始置,与勋卫、翊卫并称三卫。 唐 宋 因之,并置亲卫之府。 明 以后不设。《北史·裴仁基传》:“ 仁基 少驍武,便弓马。平 陈 之役,以亲衞从征,先登陷阵,拜仪同,赐物千段。”《通典·职官十》:“ 隋 初左右衞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又各统亲衞。 煬帝 改左右衞为左右翊衞。”原注:“又加置亲衞,并领勋武三衞。 煬帝 改三衞为三侍,非翊衞府皆无三侍。”《朱子语类》卷一一二:“ 唐 之朝廷有亲衞,有勋衞,有翊衞。亲衞则以亲王侯之子为之,勋衞则以功臣之子弟为之,翊衞则惟其所选。”参阅《续通典·职官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