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参 [ jiào cān ]
指教学参考资料:编教参。
祆道 [ xiān dào ]
祆教的别名。参见「祆教」条。
参禅 [ cān chán ]
佛教禅宗的修行方法。即习禅者为求开悟,到各处参学之意。一般依教坐禅或参话头的也叫参禅。参见〔禅宗〕
同参 [ tóng cān ]
(一)、共同参与。(二)、佛教语。谓共同参谒一师。亦为同事一师之佛教徒之互称。(三)、共同参悟研究。
施教因材 [ shī jiào yīn cái ]
释义 义参「因材施教」。见「因材施教」条。
罗马教会 [ luó mǎ jiào huì ]
基督宗教旧教派之一。以教皇居于罗马梵谛冈而得名。参见「天主教」条。
参悟 [ cān wù ]
佛教指参禅悟道,泛指领悟(道理、意义等):参悟佛法。参悟人生。
儒林参军 [ rú lín cān jun1 ]
1.五代时之教授。清、梁章钜《称谓录·教职·儒林参军》:「五代称教授曰儒林祭酒,又曰文学祭酒,又曰儒林参军。蜀称曰典…
教师满意 [ jiāo shī mǎn yì ]
教师满意(teacher satisfaction)有些人进行了一些研究,以探讨教师对参与决策的看法。如阿露汤和比拉…
望弥撒 [ wàng mí sa ]
参与弥撒,常指宗教人员参与纪念耶稣降生的活动。
小参 [ xiǎo cān ]
(一)、佛教语。称登堂说法为大参,定时以外的说法为小参。(二)、犹参谒拜见。
朝山 [ cháo shān ]
佛教徒到名山寺庙烧香参拜。
参问 [ cān wèn ]
(一)、询问。(二)、佛教语。谓参师问道。
清真教 [ qīng zhēn jiào ]
一般指伊斯兰教。公元七世纪初阿拉伯人穆罕默德所创立的宗教。参见「伊斯兰教」条。
朝参 [ zhāo cān ]
(一)、佛教语。谓寺院中的早课、晨参。(二)、古代百官上朝参拜君主。
教科文组织 [ jiào kē wén zǔ zhī ]
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的缩称。参见「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条。
法味 [ fǎ wèi ]
佛教语。谓因参悟妙法而产生的悦乐。
参学 [ cān xué ]
佛教谓参访大德,云游修学。亦泛指游学。
法喜 [ fǎ xǐ ]
佛教语。谓闻见、参悟佛法而产生的喜悦。
教军 [ jiào jūn ]
太平天囯 时期 贵州 的农民起义军为白莲教所领导,故名“教军”。参见“号军”。
借镜观形 [ jiè jìng guān xíng ]
借:凭借。比喻参考和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
大藏经 [ dà zàng jīng ]
简称藏经。佛教 经典的总称。参见〔佛经〕藏(zàng)。
尽看 [ jìn kàn ]
尽管也。与尽教同。郭昂诗:「翠藤尽看参天长。」
皈依 [ guī yī ]
(一)、也作归依。(二)、佛教的入教仪式。表示对佛、法(教义)、僧三者归顺依附,故也叫三皈依。(三)、泛指全心全意地…
树经 [ shù jīng ]
佛教语。刻于贝多罗树叶上的佛教经典。唐 武则天《大周新翻三藏圣教序》:“拂石年穷,树经无泯。”参见“贝叶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