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猴 [ jí hóu ]
战国 宋 有人请为 燕王 在棘刺的尖端刻猴,企图骗取优厚的俸禄;燕王 发觉其虚妄,乃杀之。事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棘刺母猴 [ jí cì mǔ hóu ]
棘:多刺的植物。在棘刺尖端雕刻的猕猴。形容欺骗的勾当或艰难的事业。
棘端 [ jí duān ]
犹棘猴。
刻棘 [ kè jí ]
语本《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宋 人有请为 燕王 以棘刺之端为母猴者,必三月斋,然后能观之, 燕王 因以三乘养之。…
母猴 [ mǔ hóu ]
(一)、猴的一种。也叫沐猴、猕猴、马猴。(二)、雌性猴。
叶猴 [ yè hóu ]
猴的一类,尾较长,吃树叶、野果等。我国有白头叶猴、黑叶猴、长尾叶猴、菲氏叶猴、戴帽叶猴、白臀叶猴六种。
木侯 [ mù hòu ]
沐猴。即猕猴。
杀鸡吓猴 [ shā jī xià hóu ]
杀鸡吓猴(殺鷄嚇猴) 见“ 杀鸡骇猴 ”。
海底鸥儿 [ hǎi dǐ ōu ér ]
即海猴儿。鸥与猴音近。
猴猨 [ hóu yuán ]
亦作“猴猿”。泛指猿猴属。
猢狲 [ hú sūn ]
猴子的别称。也指猕猴。
绿猴属 [ lǜ hóu shǔ ]
绿猴属(学名:Chlorocebus):共6种。是一些中等体型的猴子,模式种是绿猴。
猴王 [ hóu wáng ]
(1).猴群中的首领。《宋史·外国传五·闍婆》:“本国山多猴,不畏人,呼以霄霄之声即出,或投以果实,则其大猴二先至,…
猕猴戏 [ mí hóu xì ]
《礼记·乐记》“獶杂子女”汉 郑玄 注:“獶,獮猴也。言舞者如獮猴戏也。”后因以“獼猴戏”指猴戏。
奇异果 [ qí yì guǒ ]
猕猴桃的别名。参见「猕猴桃」条。
猕猴梨 [ mí hóu lí ]
即猕猴桃。详“獼猴桃”。
猿玃 [ yuán jué ]
泛指猿猴。玃,大母猴。
棘针科 [ jí zhēn kē ]
亦作“棘鍼科”。荆棘丛。
棘丞 [ jí chéng ]
旧时掌管刑狱的大理寺丞的别称。 宋 洪迈 《容斋五笔·棘寺棘卿》:“今人称大理为棘寺,卿为棘卿,丞为棘丞。”
海底猴儿 [ hǎi dǐ hóu ér ]
即海猴儿。 宋 石孝友 《亭前柳》词:“识尽千千并万万,那得恁海底猴儿。”参见“ 海猴儿 ”。
婴猴 [ yīng hóu ]
也叫塞内加尔婴猴,是一种小型的夜行灵长目动物,属于婴猴科婴猴属。
獮猴舞 [ xiǎn hóu wǔ ]
古舞蹈名。《礼记·乐记》“獶杂子女”唐 孔颖达 疏:“獶杂,谓獮猴也。言舞戏之时状如獮猴,间杂男子妇人,言似獮猴,男…
荊棘 [ jīng jí ]
"荆棘是一种植物,它原来是指两种植物:荆和棘。棘与荆在野外常混生,因此就产生“荆棘”。荆:荆条,无刺;棘,酸枣,有刺…
飛狐 [ fēi hú ]
猫猴的别名。参见「猫猴」条。
獮猴桃 [ xiǎn hóu táo ]
即猕猴桃。唐 岑参《太白东溪张老舍即事》诗:“中庭井阑上,一架獮猴桃。”参见“獼猴桃”。
【词语拼音】jí hóu
【词语解释】战国 宋 有人请为 燕王 在棘刺的尖端刻猴,企图骗取优厚的俸禄;燕王 发觉其虚妄,乃杀之。事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后以“棘猴”喻徒费心力或欺诈诞妄。唐 李白《古风》之三五:“棘刺造沐猴,三年费精神。”元 贡师泰《寄静庵上人》诗:“世事同蕉鹿,人心类棘猴。”明 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一》:“棘猴玉楮,非不絶人伦、侔化工,几於淫矣。”王闿运《论文》:“人病在好名欲速,偷懒姑息,孰肯而刊楮七日以削棘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