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阅 [ wǔ yuè ]
阅,察阅之意。
六帖 [ liù tiē ]
唐 科举考试,进士、明经科都有帖经试。凡十帖,中六帖即可通过帖经考试,故称“六帖”。参阅《通典·选举三》、宋 程大昌…
雠阅 [ chóu yuè ]
亦作“讐阅”。校阅。
阅兵 [ yuè bīng ]
检阅军队:阅兵式。
受阅 [ shòu yuè ]
接受检阅:受阅部队。
审阅 [ shěn yuè ]
审查阅读:审阅制订的方案。审阅各单位送来的报告。
速读 [ sù dú ]
一种增加阅读速度和阅读量的阅读方法。训练阅读者将平常阅读时,逐字阅读或口中、心中逐字默念的习惯,改变为由眼睛看到的文…
传阅 [ chuán yuè ]
轮流阅读传阅文件
选秀 [ xuǎn xiù ]
词性 ◆作名词用时,指的是选拔出在某方面表现优秀的人的一种活动。 ◆作动词用时,指的是选拔出在某方面表现优秀的人的行…
披阅 [ pī yuè ]
披览;阅读:披阅文稿。
阅批 [ yuè pī ]
审阅并批示:阅批申请报告。
课式 [ kè shì ]
考核官吏政绩的方式。 唐 崔融 《吏部兵部选人议》:“ 京房 进课式之言, 汉王 之所未暇; 卢毓 苦真伪之杂, 魏…
评阅 [ píng yuè ]
阅览并评定(试卷或作品):评阅作文。考卷已经评阅完毕。
赏阅 [ shǎng yuè ]
欣赏阅读(诗文等):赏阅佳作。
眩眃 [ xuàn yún ]
视不明貌。《文选·张衡〈思玄赋〉》:“繽连翩兮纷暗曖,儵眩眃兮反常閭。”旧注引《苍颉篇》:“眩眃,目视不明貌。”一说…
陪推 [ péi tuī ]
以推官而出任主考官的副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三·指摘科场》:“酉子二科副考,初係陪推,俱越前资数人,久不奉…
批阅 [ pī yuè ]
阅读并加以批示或批改:批阅文件。
内帘 [ nèi lián ]
科举制度乡试和会试时,为防舞弊,试官在帘内阅卷,阅毕才允许撤帘回家,故称试官为“内帘”。《明史·选举志二》:“在外提…
吏曹 [ lì cáo ]
(1).官署名。 东汉 置,掌管选举、祠祀之事。后改为选部, 魏 晋 以后改称吏部。参阅《通典·职官五》。(2).泛…
拔贡 [ bá gòng ]
科举制度中选拔贡入国子监的生员的一种。清 制,初定六年一次,乾隆 七年改为每十二年(即逢酉岁)一次,由各省学政选拔文…
例监 [ lì jiān ]
监生名目之一。明 清 时,由援例捐纳取得监生资格的称为例监,亦称捐监。《明史·选举志一》:“例监始於 景泰 元年,以…
披古通今 [ pī gǔ tōng jīn ]
披:翻阅;通:通晓。阅读通晓古今书籍。
秀女 [ xiù nǚ ]
清 制,于旗属女子年十四而合条件者,每三年挑选一次,由八旗都统造册,送户部奏请引阅,以备妃嫔之选,或指配近支宗室,谓…
捧日营 [ pěng rì yíng ]
唐 宋 时代侍卫皇宫的军队名称。 宋 李元纲 《厚德录》:“﹝ 王达 ﹞应募为兵,以选入捧日营凡十餘年。”《水浒传》…
选人 [ xuǎn rén ]
(一)、唐 代称候补、候选的官员。后沿用之。唐 张籍《答刘竞》诗:“刘君 久被时抛掷,老向城中作选人。”宋 赵彦卫《…
【词语拼音】xuǎn yuè
【词语解释】拣选;挑选。《荀子·王制》:“案谨募选閲材伎之士。”杨倞 注:“选閲,拣择也。”老舍《月牙儿》二五:“最后,我去和一排年轻的姑娘们在小饭馆受选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