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马丘牛 [ pǐ mǎ qiū niú ]
春秋时鲁国交纳田赋,规定每丘出戎马一匹,牛三头,谓之“匹马丘牛”。《春秋·成公元年》“三月,作丘甲”唐孔颖达疏:“《…
平走慢步 [ píng zǒu màn bù ]
马的慢四拍步样,蹄蹋地顺序是右前、左后、左前、右后
袭步 [ xí bù ]
马跑最快的步伐。快马奔驰时,前两肢与后两肢同时离地、同时着地,其体伸长,奋力冲刺。
万步表 [ wàn bù biǎo ]
一种计步仪器。外形像马表,使用者配挂在腰带,走路时每走一步弹簧振动一下,牵动表面指针跳一格,以计步数。配戴者可由此得…
霜府 [ shuāng fǔ ]
军司马的官署,借指军司马。 北周 庾信 《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霜府録於尚书,天官总於司会。”
单肢动物 [ dān zhī dòng wù ]
无脊椎动物的一门,有触角,通常只有用来行走的步足,有的第一对步足变成毒颚。如昆虫、蜈蚣、蚰蜒、马陆等。
余步 [ yú bù ]
(1).犹信步。 唐 张说 《游龙山静胜寺》诗:“下车岁已成,饰马閒餘步。”(2).馀裕的地步。 周立波 《山乡巨变…
弹腿 [ dàn tuǐ ]
也称“潭腿”。注重腿功的一种拳术。以拳法、掌法为基本手法,腿法则主弹踢、蹬踹。步型多弓步、马步。流行的有十二路弹腿、…
盛装舞步 [ shèng zhuāng wǔ bù ]
项目:盛装舞步(Dressage) 别称:花样骑术和马场马术 比赛按马匹的不同调教程度分为:“圣&mid…
脂油点灯 [ zhī yóu diǎn dēng ]
步行的隐语。古人点油灯用布条作捻子。布捻是步辇的谐声,步辇即步行。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一折:“蔡相云:‘你看他乘甚…
兜裹 [ dōu guǒ ]
包围。 清 陈翼亮 《敖公纪述》:“詎大股马步万餘人盖地而来,四面兜裹。”
下马坊 [ xià mǎ fāng ]
古代在宫禁陵墓或庙宇寺院前建立牌楼,乘车骑马的人到此,必须下来步行,叫下马坊。《清实录·天聪三年》:“陵东西两旁,立…
步担 [ bù dān ]
徒步挑担。《后汉书·赵孝传》:“每告归,常白衣步担。”《后汉书·杜乔传》“ 杜乔 字 叔荣 , 河内 林虑 人也” …
骎骎日上 [ qīn qīn rì shàng ]
骎骎:马跑得快的样子。形容太阳迅速上升,或比喻进步得非常快。
驯马 [ xùn mǎ ]
被驯为乘骑的马,典型地有一个强健的背,丰满匀称的躯体,长而倾斜的儃和肩,漂亮的姿势和几种步态(如慢步、小跑、慢跑)
微步 [ wēi bù ]
(一)、轻步;缓步。《文选·曹植<洛神赋>》:“陵波微步,罗韈生尘。”吕向 注:“微步,轻步也。”《文选·七启》:“…
十步九回头 [ shí bù jiǔ huí tóu ]
元 本 高明《琵琶记·伯喈夫妻分别》:“他那里,谩凝眸,正是马行十步九回头。”“十步九回头”形容恋恋不舍。后用于比喻…
马军 [ mǎ jūn ]
(一)、骑兵。 唐 李靖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中:“ 太宗 曰:‘ 曹公 有战骑、陷骑、游骑,今马军何等比乎?’”…
踏踏 [ tā tà ]
(一)、亦作“蹋蹋”。象声词。马蹄声;脚步声。前蜀 贯休《轻薄篇》之二:“谁家少年,马蹄蹋蹋。”元 关汉卿《哭存孝》…
节毛 [ jié máo ]
犹节旄。《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司马与分背, 袁盎 解节毛怀之,杖,步行七八里。”
老骥伏枥 [ lǎo jì fú lì ]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老马站在槽头,还想着驰骋千里。比喻人虽年老,…
蹀步 [ dié bù ]
谓歌舞时以足跺地打拍子。 明 汤显祖 《紫箫记·换马》:“缠头花宛转,蹀步锦丰茸。”
七步 [ qī bù ]
相传 三国 魏 曹植 七步成诗,后常以“七步”形容才思敏捷。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淮南 取贵於…
登登 [ dēng dēng ]
(一)、象声词。指敲击声。(二)、象声词。指马蹄声。(三)、象声词。指脚步声。(四)、众多貌。
步走 [ bù zǒu ]
◎ 步走 bùzǒu[run on foot] 步行逃跑操引军从 华容道步走。——《资治通鉴》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