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状 [ yí zhuàng ]
仪容形状。《史记·儒林列传序》:“太常择民年十八已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援 有三…
身状 [ shēn zhuàng ]
身材状貌。谓仪态。
宝扇 [ bǎo shàn ]
意为帝后等用的扇状仪仗。
铜荷 [ tóng hé ]
(一)、铜制的呈荷叶状的烛台。(二)、古代铜制的计时仪器上的荷叶状容器。
神仪 [ shén yí ]
(一)、指遣像;神像。(二)、神情仪表。(三)、泛指状貌。
吊儿郎当 [ diào er láng dāng ]
状态词。形容仪容不整、作风散漫、态度不严肃等。
表笔 [ biǎo bǐ ]
测试仪表上用来接触被测物的笔状物。也叫表棒。
地球仪 [ dì qiú yí ]
模拟地球形状和地表特征的演示仪用地球绕地轴旋转说明昼夜的产生和地轴向太阳的倾斜以及四季形成的一种仪器
羽旄之美 [ yǔ máo zhī měi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这里指君王的仪仗。美,形容词用作名词。
整秀 [ zhěng xiù ]
端庄俊秀。 宋 王谠 《唐语林·容止》:“ 玄宗 早朝,百官趋班。上见 张九龄 风仪整秀,有异於众。”《宋史·外国传…
汾阳王 [ fén yáng wáng ]
指 唐 汾阳郡王 郭子仪 。 唐 柳宗元 《段太尉逸事状》:“太尉始为 涇州 刺史时, 汾阳王 以副元帅居 蒲 。”
太仪 [ tài yí ]
(1).天帝的宫庭。《楚辞·远游》:“朝发軔於太仪兮,夕始临乎於微閭。” 王逸 注:“太仪,天帝之庭,习威仪之处也。…
习仪 [ xí yí ]
演习礼仪。《左传·昭公五年》:“为国君,难将及身,不恤其所。礼之本末将於此乎在,而屑屑焉习仪以亟。言善於礼,不亦远乎…
体格检查 [ tǐ gé jiǎn chá ]
使用化验或仪器检查,以了解人体健康状况的方法。如:「定期的体格检查是永保健康的最好方法。」
投影机 [ tóu yǐng jī ]
利用强光及透镜将原图或物体的形状,投射到一个预定面上的仪器。有实物投影机、透明片投影机等。
来祀 [ lái sì ]
来年;后世。汉 王充《论衡·答佞》:“太史公 记功,故高来祀,记録成则著效明验,揽载高卓,以 仪(张仪)、秦(苏秦)…
仪品 [ yí pǐn ]
(一)、礼制;品级。《汉书·梅福传》:“叔孙通 遁 秦 归 汉,制作仪品。”晋 葛洪《抱朴子·疾谬》:“﹝若问以﹞朝…
礼仪 [ lǐ yí ]
礼节和仪式:礼仪之邦。礼仪从简。礼仪小姐。外交礼仪。
傩舞 [ nuó wǔ ]
古代举行大傩仪式时所跳的舞。源于原始巫舞,为 中国 最古老的舞蹈形式之一。舞者头戴面具,手执戈盾斧剑等兵器,作驱赶扑…
气状 [ qì zhuàng ]
(1).仪表,风采。 前蜀 杜光庭 《录异记·胡氏子》:“ 胡 本家贫,有子五人,其最小者气状殊伟。”(2).景象。…
三仪 [ sān yí ]
(一)、礼之三仪。汉 刘向《说苑·脩文》:“﹝曾子曰﹞:‘礼有三仪,知之乎?’对曰:‘不识也。’曾子 曰:‘坐,吾语…
测距仪 [ cè jù yí ]
凡用以测量两点间距离之仪具,称之测距仪。如经纬仪、视距仪及电子测距仪等。
水月观音 [ shuǐ yuè guān yīn ]
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见《法华经·普门品》。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
形仪 [ xíng yí ]
仪容;仪表。
风仪严峻 [ fēng yí yán jùn ]
风仪:风度和仪容。风度仪容庄重严肃。
【词语拼音】yí zhuàng
【词语解释】仪容形状。《史记·儒林列传序》:“太常择民年十八已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援 有三女,大者十五,次者十四,小者十三,仪状髮肤,上中以上。”宋 苏洵《上张侍郎第一书》:“进趋拜跪,仪状甚野。”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杂记》:“太初 诗格本高,又仪状轩举,丰神俊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