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削 [ xiāo xuē ]
(一)、犹剥削。(二)、谓消瘦。
削消 [ xuē xiāo ]
削弱耗散。
削平 [ xuē píng ]
消灭;平定:削平叛乱。
削迹 [ xiāo jì ]
(一)、见“削迹”。(二)、亦作“削跡”。削除车迹。谓不被任用。(三)、消踪匿迹。谓隐居。
削灭 [ xuē miè ]
消灭。《韩非子·五蠹》:“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养耿介之士,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怪矣。” 宋 曾巩 《…
削草除根 [ xuē cǎo chú gēn ]
削草除根 犹斩草除根。谓从根本上消除祸患。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一折:“不争 晋公主 怀孕在身,产孤儿是我仇人…
削趾适屦 [ xuē zhǐ shì jù ]
削趾适屦(削趾適屨) 见“ 削足适履 ”。
削哺 [ xuē bǔ ]
亦作“削肺”。亦作“削杮”。削札牍时削下的碎片。
貌侵 [ mào qīn ]
见“ 貌寝 ”。面容消瘦。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事感》:“ 李公 惊惧,不寝食六日,鬢髮暴白,至貌侵肤削,从事亦…
刊剥 [ kān bāo ]
砍削;削除。
翦精损虑 [ jiǎn jīng sǔn lǜ ]
谓消耗精神。晋葛洪《抱朴子·论仙》:“醇醪汩其和气,艷容伐其根荄,所以翦精损虑削乎平粹者,不可曲尽而备论也。”
朘削 [ juān xuē ]
剥削:朘削民众。
消尽 [ xiāo jìn ]
(一)、谓用尽无馀。《三国志·蜀志·姜维传》:“官给费用,随手消尽。”(二)、完全消除,完全消失。宋 苏辙《论吏额不…
削柿 [ xuē shì ]
削下木片也。杮,本作,音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削杮,削札椟之杮,古者书误则削之。《左传》云:『削而投…
断续切削 [ duàn xù qiē xuē ]
断续切割是指在切削过程中,切削刃间断地与工件接触的切削。
日朘月削 [ rì juān yuè xuē ]
日朘月削 见“ 日削月朘 ”。
削藩策 [ xuē fān cè ]
晚削藩不如早削藩。
减削 [ jiǎn xiāo ]
减少;削减减削经费
翦落 [ jiǎn luò ]
(一)、犹削落。多指削发,出家为僧的一种表示。(二)、削除。
进给量 [ jìn jǐ liàng ]
也称走刀量。一般指切削加工中工件或切削工具每旋转一周(如车削)或往返一次(称双行程,如刨削)时,工件或切削工具的相对…
削壁 [ xuē bì ]
直立的山崖,像削过的一样:悬崖削壁。
剩余劳动 [ shèng yú láo dòng ]
劳动者在生产中为维持本人及其家属生活以外所消耗的劳动。无偿占有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阶级社会中剥削阶级存在的共同基础;…
爪牙吏 [ zhǎo yá lì ]
指作为羽翼的属吏。《史记·酷吏列传》:“其爪牙吏虎而冠。” 宋 叶适 《经总制钱二》:“所以通融收簇者,用十数爪牙吏…
砍削 [ kǎn xuē ]
用刀、斧劈或削。引申为宰割剥削。
削捐 [ xuē juān ]
削除捐弃也。《庄子·山木》:「削迹捐势,不为功名。」疏:「削除圣迹,捐弃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