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偶 [ cān ǒu ]
三者一致;互相交合。
杖头傀儡 [ zhàng tóu kuǐ lěi ]
即杖头木偶。参见“ 杖头木偶 ”。
嘉偶天成 [ jiā ǒu tiān chéng ]
词典附录修订本参考资料:美好的配偶,乃天然生成。为新婚贺辞。如:你们这对新人真是天赐良缘,嘉偶天成。
扯线宫戏 [ chě xiàn gōng xì ]
即木偶戏。《廿载繁华梦》第二七回:“过了奠土之后,先演两臺扯线宫戏,唤做挡灾,随后便要演有名的戏班。”参见“木偶戏”…
雀鹞 [ què yào ]
即雀鹰。 宋 梅尧臣 《偶书寄苏子美》诗:“有如秋空鹰,气压城雀鷂。”参见“ 雀鹰 ”。
偃师 [ yǎn shī ]
(1).传说 周穆王 时的巧匠,所制木偶,能歌善舞,恍如活人。 穆王 与姬妾一同观赏,木偶对侍妾眉目传情, 穆王 大…
踦偶 [ jī ǒu ]
踦,单数;偶,双数。比喻参差不齐。 章炳麟 《秦政记》:“人主独贵者其政平,不独贵则阶级起。 唐 宋 虽理,法度不如…
缟綦 [ gǎo qí ]
“縞衣綦巾”之省。浅色服。清 赵翼《偶得》诗:“少年贫作客,縞綦且抛弃。”参见“縞衣綦巾”。
哀乌 [ āi wū ]
(一)、众星相聚貌。一说星名。(二)、指失偶之乌。(三)、唐诸部郎官的别称。参见“哀乌郎”。
解遘 [ jiě gòu ]
邂逅,偶然相遇。章炳麟《致汪康年书》:“泰春解遘,目击道存,吴 越 既隔,相见日浅。”参见“邂逅”。
借春对 [ jiè chūn duì ]
律诗通常第三、四句对偶,而第一、二句则散偶不拘。如果第一、二句对偶,而第三、四句反为散句,则首联即谓之“借春对”。如…
偶感 [ ǒu gǎn ]
偶然感到:偶感不适。偶然感染:偶感风寒。
偶吟 [ ǒu yín ]
偶成之诗歌,偶咏,偶作。
色服 [ sè fú ]
即色衣。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一·丁贞女》:“先是贞女縞衣数十年,是日乃易色服。”参见“色衣”。
新体诗 [ xīn tǐ shī ]
(1).诗体名。形成于 南朝 齐 永明 时,其体崇尚声律和对偶,是过渡到 唐 代近体诗的一种诗体。参见“ 永明体 ”…
偶点评 [ ǒu diǎn píng ]
“偶然”、“偶尔。
赴辟 [ fù pì ]
应朝廷征召。唐 李商隐《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明年赴辟下 昭 桂,东郊慟哭辞兄弟。”参见“赴召”。
偶耳 [ ǒu ěr ]
犹偶尔也、偶然也。《列子·杨朱》:「郑国之治偶耳,非子之功也。」注:「治国者偶尔。」
君子好逑 [ jūn zǐ hǎo qiú ]
逑,通“仇”。仇:配偶,故好逑即好配偶,原指君子的佳偶。后遂用为男子追求佳偶之套语。
提偶 [ tí ǒu ]
提线木偶。指木偶戏。
高遏行云 [ gāo è xíng yún ]
高遏行云(高遏行雲) 形容歌声高亢嘹亮。 宋 晏殊 《山亭柳》词:“偶学 念奴 声调,有时高遏行云。”参见“ 响遏行…
俪体 [ lì tǐ ]
(一)、配偶。(二)、匹配,与……结成配偶。(三)、对偶的文体。
和诱 [ hé yòu ]
旧指以种种诱惑方法使未满二十岁之男女或有配偶之人脱离监护人或家庭。参阅《清律·刑律·贼盗》。
偶一为之 [ ǒu yī wéi zhī ]
偶:偶尔;为:做。指平常很少这样做,偶尔才做一次。
遭时不偶 [ zāo shí bù ǒu ]
遭时不偶(遭時不偶) 同“ 遭逢不偶 ”。 元 许衡 《时务五事·为君难·任贤》:“遭时不偶,务自韜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