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节 [ lóng jié ]
(一)、龙形符节。(二)、泛指奉王命出使者所持之节。(三)、竹节。亦借指竹。
分龙节 [ fēn lóng jié ]
宋 时 池州 以夏历正月二十九日、三十日为“分龙节”。其时常降大雨。
虎符龙节 [ hǔ fú lóng jié ]
虎符:古代铜制虎形兵符;龙节:古代邦国使臣用的金制龙形凭证。比喻重要的凭证
龙虎节 [ lóng hǔ jié ]
饰有龙形、虎形的符节。古代龙形符节用于泽国,虎形符节用于山国。
乌龙节 [ wū lóng jié ]
乌龙节是“错的最帅的一天”,节期在每年5月6日,因为“乌龙”与&ld…
龙船节 [ lóng chuán jié ]
苗族的端午节有龙舟竞渡的习俗。
祭龙节 [ jì lóng jié ]
祭龙节:因地域等原因,各地举行日期不尽相同,但多半在二月初三、三月初三、六月初六举行。祭龙分大祭和小祭,小祭即杀猪宰…
会龙节 [ huì lóng jié ]
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龙抬头节 [ lóng tái tóu jié ]
龙抬头节,也叫春龙节、春花节,郑州民间传统节日。民间传说在唐朝武则天当政时期,因得罪玉皇大帝而被罚三年无雨,人间河干…
春节舞龙 [ chūn jié wǔ lóng ]
春节舞龙又称舞龙、龙灯舞,是中国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民俗娱乐活动。
龙辅 [ lóng fǔ ]
盛龙节的玉函。《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公赐 公衍 羔裘,使献龙辅於 齐侯。”杜预 注:“龙辅,玉名。”孔颖达 疏:…
剑节龙 [ jiàn jié lóng ]
→ 像剑龙的恐龙 目→ ornithischia 鸟臀目。
屠龙节 [ tú lóng jié ]
安龙节 [ ān lóng jié ]
龙灯 [ lóng dēng ]
民间舞蹈用具,用布或纸做成的龙形的灯,灯架由许多环节构成,每节下面有一根棍子。表演时每人举着一节,同时舞动,用锣鼓伴…
水龙节 [ shuǐ lóng jié ]
封龙节 [ fēng lóng jié ]
炮龙节 [ pào lóng jié ]
燕凯 [ yàn kǎi ]
犹欢宴。 宋 苏轼 《补龙山文》之一:“征西大府,重九令节。驾言 龙山 ,燕凯羣哲。”
符卪 [ fú jié ]
同“符节”。《说文·卩部》“卪”字下引《周礼》:“泽邦者用龙卪,门关者用符卪。”今本《周礼·地官·掌节》作“符节”。…
龙符 [ lóng fú ]
(一)、即龙节。借指地方长官。 唐 韩翃 《送高别驾归汴州》诗:“身随玉帐心应愜,官佐龙符势又全。”参见“ 龙节 ”…
两节棍 [ liǎng jié gùn ]
用生牛皮或尼龙绳连接的两节硬木棍。
曼衍鱼龙 [ màn yǎn yú lóng ]
曼衍:亦作“漫衍”、“曼延”,巨兽名,古代仿照它排演百戏节目。鱼龙:古代百戏节目。古代演出的杂戏名。比喻事物的离奇变…
舞龙 [ wǔ lóng ]
亦称“龙舞”。体育与舞蹈相结合的一种活动。以竹、木、纸、布等扎成龙。数人分别扮龙头、龙身、龙尾,一人持彩球戏弄逗引。…
三元节 [ sān yuán jié ]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的合称。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七六:“金画香臺出露盘,黄龙雕刻遶朱阑。焚修每遇三元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