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祭 [ āi jì ]
文体的一种。包括哀吊文与祭祀文。诔文、挽文、吊文、哀词等为伤逝之词;祭天地、山川、社稷、宗庙、死者等为祭祀之词。
公祭 [ gōng jì ]
(一)、公共团体或社会人士举行祭奠,向死者表示哀悼:公祭死难烈士。(二)、这种祭礼:公祭在哀乐声中开始。
祥哀 [ xiáng āi ]
亲丧祥祭之哀。
吊哭 [ diào kū ]
吊祭且哀哭之。
悲文 [ bēi wén ]
哀悼的文辞。古代哀祭文体的一种,用于同辈。
敍哀 [ xù āi ]
抒发哀情。唐 韩愈《祭马仆射文》:“奠以敍哀,其何能致!”
奠文 [ diàn wén ]
祭祀时诵读的哀悼文词。
家祭 [ jiā jì ]
家庭举行祭祀,向先人表示哀悼。
送往 [ sòng wǎng ]
(1).送别去者。《庄子·山木》:“萃乎芒乎,其送往而迎来。”参见“ 送往迎来 ”。(2).祭送死者。《礼记·祭义》…
哀子 [ āi zǐ ]
古时父母病故居丧者的自称。《礼记·杂记上》:“祭称孝子孝孙,丧称哀子哀孙。” 后来父在而母故居丧者自称为哀子。
开祭 [ kāi jì ]
举行祭礼。 赵树理 《李家庄的变迁》十六:“开祭的时候,奏过了哀乐, 巧巧 领着两个妇女献上花圈,然后是死者家属致祭…
嫠人 [ lí rén ]
寡妇。 晋 陶潜 《祭从弟敬远文》:“呱呱遗稚,未能正言;哀哀嫠人,礼仪孔闲。” 李公焕 笺注:“嫠人,寡妇也。”
尚饗 [ shàng xiǎng ]
希望死者享用祭品。多用作祭文的结语。《仪礼.士虞礼》:「哀子某,来日某,隮祔尔于尔皇祖某甫,尚飨。」唐.韩愈〈祭十二…
策文 [ cè wén ]
(一)、古代祭皇帝陵墓所用的哀策文。(二)、策命文书。(三)、策问文。
告别式 [ gào bié shì ]
丧礼程序中,让亲朋好友吊祭死者的公开礼式。经常安排于家祭后入葬前。如:「陈老先生的告别式过程肃穆哀凄。」
呜呼哀哉 [ wū hū āi zāi ]
旧时祭文中常用的感叹语。常用以表示哀悼死者。《诗经·大雅·召旻》:“於(呜)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 后借指灭…
供奠 [ gòng diàn ]
祭拜。《红楼梦.第六四回》:「供奠举哀已毕,亲友渐次散回,只剩族中人分理迎宾送客等事。」
蒲社 [ pú shè ]
殷 之社坛。古代建国时必先立社,以祭祀地神。《公羊传·哀公四年》:“六月,辛丑,蒲社灾。”参见“亳社”。
贺善 [ hè shàn ]
祝贺吉庆之事。《左传·文公十五年》:“救乏、贺善、弔灾、祭敬、丧哀,情虽不同,毋絶其爱,亲之道也。”
济济促促 [ jì jì cù cù ]
犹言济济漆漆。济,通“齐”。元张元祖《言行龟鉴》卷四:“方饗则敬,已祭必哀,济济促促,如祖考之临也。”
哀恤 [ āi xù ]
(一)、见“哀恤”。(二)、亦作“哀卹”。怜悯抚慰。《左传·文公十三年》“子家 赋《鸿鴈》”晋 杜预 注:“《鸿雁》…
楚粽 [ chǔ zòng ]
即粽子。相传 屈原 五月五日投 汩罗江 死,楚 人哀之,于此日以竹筒盛米投水以祭,后因称粽子为 楚 粽。
哀诔 [ āi lěi ]
哀悼死者的文章。《晋书·潘岳传》:“ 岳 美姿仪,辞藻絶丽,尤善为哀誄之文。”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
遗腹儿 [ yí fù ér ]
犹言遗腹子。 宋 李觏 《哀老妇》诗:“昔日遗腹儿,今兹垂白鬚。” 明 何景明 《祭亡兄东昌公文》:“哀哀遗腹儿,泪…
鱼菽之祭 [ yú shū zhī jì ]
以鱼、豆为祭品的祭事。鱼、豆是常用食品,表明祭品的菲薄。《公羊传·哀公六年》:“陈乞 曰:‘常 之母有鱼菽之祭,愿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