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人 [ shè rén ]
(一)、古官名。掌射法以习射仪。(二)、猎人。
鸿仪 [ hóng yí ]
(一)、《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孔颖达疏:“处高而能不以位自累,则其羽可用为物之仪表,可贵可法也…
利人 [ lì rén ]
利于人也。《墨子·法仪》:「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
公证结婚 [ gōng zhèng jié hūn ]
一种只由法院公证人证明其合法的婚礼方式,手续、仪式都很简单。
仪衞 [ yí wèi ]
仪仗与卫士的统称。《魏书·李元护传》:“若丧过 东阳 ,不可不好设仪衞,哭泣尽哀,令观者改容也。” 前蜀 杜光庭 《…
仪卫 [ yí wèi ]
仪仗与卫士的统称。《魏书·李元护传》:“若丧过 东阳 ,不可不好设仪衞,哭泣尽哀,令观者改容也。” 前蜀 杜光庭 《…
式型 [ shì xíng ]
效法,取法。语出《诗·周颂·我将》:“仪式刑 文王 之典,日靖四方。” 朱熹 集传:“仪、式、刑,皆法也……言我仪式…
盛节 [ shèng jié ]
(一)、高尚的节操。(二)、盛大的礼仪。(三)、好的法度。
则詨 [ zé xiào ]
法傚也。《仪礼·大射仪》注:「有孔昭之明德,可则傚也。」释文:「则詨,亦作傚。」校勘记:「傚,《释文》作詨,云:『亦…
轨仪 [ guǐ yí ]
法则,仪制。《国语·周语下》:“帅象 禹 之功,度之于轨仪,莫非嘉绩,克厌帝心。” 韦昭 注:“轨,道也;仪,法也。…
仪驾 [ yí jià ]
皇太后、皇后的仪仗。《清会典图·舆卫九·仪车》:“皇后仪驾仪车,木质,髤以明黄。”《清史稿·礼志七》:“两宫皇太后归…
学法灌顶 [ xué fǎ guàn dǐng ]
学法灌顶为密教修行者正式取得弟子位之仪式。
从简 [ cóng jiǎn ]
采取简单的办法或方式(办理):手续从简。仪式从简。
降神术 [ jiàng shén shù ]
与巫术、魔法有关的,用来呼唤某一个神明或多位神明出现在仪式现场的一种宗教仪式。降神术,一种宗教仪式的行为,这种仪式通…
律仪 [ lǜ yí ]
(一)、僧侣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仪则。(二)、法律的礼节。
葬法倒杖 [ zàng fǎ dǎo zhàng ]
唐代杨筠松·著。共六章:认太极、分两仪、求四象、倍八卦、倒杖十二法、二十四砂葬法。
法象 [ fǎ xiàng ]
(一)、古代哲学术语。对自然界一切事物现象的总称。(二)、效法;模仿。(三)、指合乎礼仪规范的仪表、举止。(四)、指…
上仪 [ shàng yí ]
(一)、最高的法则。(二)、隆重的礼节。(三)、崇尚仪节。上,通“尚”。
飘如游云 [ piāo rú yóu yún ]
飘:飘逸;游云:流动的云彩。形容书法和人的仪容俊逸潇洒。
忏法 [ chàn fǎ ]
佛教礼忏的仪制。始于 南朝 梁武帝 萧衍 为妃 郗氏 制《慈悲道场忏法》。自后有《水忏法》、《观音忏法》、《阿弥陀忏…
国仪 [ guó yí ]
国家的礼仪;朝廷的礼仪。《易·观》“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三国 魏 王弼 注:“居近得位,明习国仪者也。”孔颖达 疏…
万方 [ wàn fāng ]
指各地;四方指形态多种多样仪态万方种种方法;各个方面
将礼 [ jiāng lǐ ]
(一)、大礼。谓祭祀之礼。(二)、将帅带兵的法度。(三)、将帅的礼仪。
大物 [ dà wù ]
(一)、指天下或帝位。(二)、指表示等级的仪制礼法。(三)、犹重器。
仪天 [ yí tiān ]
(1).测候天体。《文选·陆机<演连珠>》之四七:“是以仪天步晷,而修短可量;临渊揆水,则浅深难测。” 李周翰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