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役 [ gàn yì ]
办事老练的差役。
无能为役 [ wú néng wéi yì ]
役:役使。简直连供给他们役使都不配。自谦才干远不能和别人相比。
办吏 [ bàn lì ]
(一)、干吏。(二)、办理杂务的吏役。
斯役 [ sī yì ]
厮役。指干杂事的劳役。《左传·哀公二年》“人臣隶圉免” 杜预 注“去厮役” 唐 陆德明 释文:“厮役,如字。厮,又作…
刺怨 [ cì yuàn ]
讽谕以抒怨也。汉、徐干《中论·谴交》:「古者,行役过时不反,犹作诗刺怨。」
赋丈 [ fù zhàng ]
古代天子筑城时,分派给诸侯应完成的工程尺丈数。《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属役赋丈,书以授帅,而效诸 刘子。”杜预 注…
军人 [ jūn rén ]
军队中有军籍的人员。通常包括服现役的军官和士兵。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军人还包括服现役的文职干部、军队院校的学员等。
龟公 [ guī gōng ]
妓院中干杂役的男人,一般还充当保安的角色,南方叫龟公,北方叫大茶壶。
白直 [ bái zhí ]
(一)、两晋南北朝时在官当值无月薪的小吏。后泛指官府额外吏役。(二)、干脆;爽直。
志愿兵 [ zhì yuàn bīng ]
(一)、依照志愿兵役制或募兵制征召的军人。(二)、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服现役满一定年限,已成为技术骨干,根据军队需要,由…
门干 [ mén gàn ]
守门的吏役。《三国志·魏志·司马芝传》:“门下循行尝疑门干盗簪,干辞不符,曹执为狱。”《晋书·王忱传》:“ 玄 ( …
役役 [ yì yì ]
(1).劳苦不息貌。《庄子·齐物论》:“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 宋 梅尧臣 《依韵奉和永叔感兴》之四:“秋虫至微…
南下干部 [ nán xià gàn bù ]
从北方到南方(长江以南)工作的党政干部。因为在解放战争中,我国北方先被解放。随着渡江战役胜利,南方被解放后,需要大量…
厮役 [ sī yì ]
旧称干杂事劳役的奴隶。后泛指受人驱使的奴仆。《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廝役扈养死者数百人。”何休 注:“艾草为防者曰…
责黜 [ zé chù ]
责备和贬黜。《北齐书·厍狄干传》:“ 河阴 之役,诸将大捷,唯 干 兵退。 神武 以其旧功,竟不责黜。”《旧唐书·方…
役种 [ yì zhǒng ]
我国兵役法第十四条规定,士兵役分为常备兵役、补充兵役、国民兵役,此种划分,称为「役种」。
供役 [ gòng yì ]
(一)、服役,执役。(二)、指供役使者。
趋役 [ qū yì ]
(一)、驱役,役使。(二)、指服役。
于役 [ yú yì ]
行役。谓因兵役、劳役或公务奔走在外。
干仆 [ gàn pú ]
办事能干的仆役。清 恽敬《与姚秋农》:“今远离膝下,上无严师,中无益友,下无干僕。且市井之人,引之多事,便于销算,故…
伊娄穆 [ yī lóu mù ]
北周,代人,字奴干。邙山之役有功,又从军征讨吐谷浑,官总管府长史,封安阳县公。见《周书·卷二十九》、《北史·卷六十六…
傜使 [ yáo shǐ ]
劳役与差役。
力役 [ lì yì ]
(一)、以武力征伐。《穀梁传·僖公十九年》:“梁 亡,自亡也。如加力役焉,湎不足道也。”范宁 集解:“如使伐之而灭亡…
干禄 [ gàn lù ]
南北朝 时勋贵、官吏对被役使的“干”收取免役绢作为一种额外俸给,称“干禄”。《北史·恩幸传·齐诸宦者》:“犹以 波斯…
免役 [ miǎn yì ]
免除某种规定的服役,如兵役、劳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