噫嗟 [ yī jiē ]
叹词。表示慨叹。 汉 王符 《潜夫论·述赦》:“一岁载赦,奴儿噫嗟。”
盗视 [ dào shì ]
偷看。 唐 韩愈 《昼月》诗:“嗟汝下民或敢侮,戏謿盗视汝目瞽。”
困坷 [ kùn kē ]
困苦艰难。 宋 苏轼 《病中大雪》诗:“嗟余独愁寂,空室自困坷。”
响象 [ xiǎng xiàng ]
同“响像”。晋 左思《吴都赋》:“斯实神妙之响象,嗟难得而覼缕。”
仰嗟 [ yǎng jiē ]
犹仰叹也。晋、郭璞〈江赋〉:「骇黄龙之负舟,识伯禹之仰嗟。」
恇恇 [ kuāng kuāng ]
恐惧貌。《后汉书·逸民传·梁鸿》:“口嚣嚣兮余訕,嗟恇恇兮谁留?”
剃削 [ tì xuē ]
谓剃去毛发。 唐 白居易 《嗟发落》诗:“因悟自在僧,亦资於剃削。”
嗟蹙 [ jiē cù ]
犹忧叹。 宋 沉辽 《闻杜鹃》诗:“忧愁嗟蹙向谁説,那忽听此断肠声。”
鸡占 [ jī zhān ]
鸡卜。 清 钱谦益 《次韵答王岕庵户部》:“鹿讼嗟牵率,鸡占笑苦伤。”
惝悢 [ chǎng liàng ]
惆怅悲哀。 明 何景明 《后白菊赋》:“内惝悢以怀顾,怳屏营以咨嗟。”
愿果 [ yuàn guǒ ]
谓愿望成为事实。明 谢榛《四溟诗话》卷四:“嗟哉暮年,何时愿果。”
冷宦 [ lěng huàn ]
冷官。 元 卢琦 《送吴元珍》诗:“冷宦莫嗟乡国远,故人今在省臺多。”
打溼 [ dǎ shī ]
淋湿。《三国演义.第一零回》:「众军衣装,都被雨打湿,同声嗟怨。」
内乘 [ nèi chéng ]
御马。 明 何景明 《子昂画马歌》:“吁嗟内乘无人识,想见奔腾过都国。”
攧屑 [ diān xiè ]
犹攧窨。 元 柯丹邱 《荆钗记·误讣》:“休嗟怨,免攧屑,分定恩情中道絶。”
嗟恻 [ jiē cè ]
悲叹悱恻。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四:“始时 宗尧 将登舟,则寄所齎玩好琴书於相识故人家而迈,及是传也,其故人者…
噌叹 [ cēng tàn ]
高声叹息。《隶续·严訢碑》:“咨嗟痛兮,呜呼悲伤,故著名誄,噌嘆歔欷!”
比佽 [ bǐ cì ]
辅助。语出《诗·唐风·杕杜》:“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邓攸忧 [ dèng yōu yōu ]
同“邓攸无子”。元 柯丹丘《荆钗记·启媒》:“嗟吁独负 邓攸 忧,一子难留。”
佳城 [ jiā chéng ]
墓地佳城郁郁,三千年,见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博物志.异闻》
松壠 [ sōng lǒng ]
指坟墓。 唐 黄滔 《祭南海南平王》:“虽嗟松壠之长归,终庆荆枝而继茂。”
嗟赞 [ jiē zàn ]
赞叹。《隋书·贺娄子干传》:“公受命诛讨,应机荡涤,闻以嗟赞,不易可言。”
閟闼 [ bì tà ]
指墓中小门。 三国 魏 曹植 《文帝诔》:“嗟一往之不返兮,痛閟闥之长扃。”
咄嗟叱咤 [ duō jiē chì zhà ]
咄嗟、叱咤:发怒时大声呵叱、吆喝。形容发怒时大声喊叫的声音。
谩嗟 [ mán jiē ]
空叹。谩,通“ 漫 ”。 宋 王安石 《桂枝香·金陵怀古》词:“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