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然 [ xuē rán ]
(一)、象声词。《庄子·让王》:“ 孔子 削然反琴而弦歌, 子路 扢然执干而舞。” 成玄英 疏:“削然,取琴声也。”…
审说 [ shěn shuō ]
详细解说。 汉 王充 《论衡·谢短》:“夫三王之事虽近矣,经虽不载,义所连及,五经之家所当共知,儒生所当审説也。”英…
假儒 [ jiǎ rú ]
真儒之对。宋、胡继宗《书言故事·不学类·假儒》:「假儒衣书,服而读之,三月不归,孰曰非儒也。」
焚典坑儒 [ fén diǎn kēng rú ]
焚典坑儒 见“ 焚书坑儒 ”。
耆儒硕德 [ qí rú shuò dé ]
耆儒硕德(耆儒碩德) 年高德劭的儒者。 唐 张九龄 《论教皇太子状》:“必使耆儒硕德,为之师保。”
儒先 [ rú xiān ]
(一)、儒生。(二)、犹先儒。
前儒 [ qián rú ]
往昔之儒者,犹言先儒。《南齐书·陆澄传》:「祖述前儒,特举其违。」
贾而好儒 [ jiǎ ér hǎo rú ]
"“贾而好儒”徽商特色之一。明代有人把徽商分为""儒贾""和""贾儒""两种。儒贾以经商为名而行儒教之事,贾儒以崇儒…
当世儒宗 [ dāng shì rú zōng ]
儒:儒学;宗: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即大师。指当世的儒学大师。
雅儒 [ yǎ rú ]
有雅德的儒者。与俗儒相对。
殊方同致 [ shū fāng tóng zhì ]
殊方同致 犹殊途同归。《隋书·儒林传序》:“大抵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考其终始,要其会归,其立身成…
旧生 [ jiù shēng ]
犹先儒。生,古时为儒者之称。
儒效 [ rú xiào ]
儒者的作用;儒学的效用。
儒法 [ rú fǎ ]
儒教之法式,儒家之制度。
先儒 [ xiān rú ]
先世儒者;已去世的儒者。
燔书坑儒 [ fán shū kēng rú ]
燔书坑儒(燔書阬儒) 同“ 焚书坑儒 ”。 《汉书·地理志下》:“ 昭王 曾孙 政 并六国,称皇帝,负力怙威,燔书阬…
儒韵 [ rú yùn ]
指儒家的风范和韵致,也指中国传统文化的典雅和深邃。儒,儒家文化。
七品琴堂 [ qī pǐn qín táng ]
封建时代对县令的美称。因县令官阶一般为七品,故云。《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为首的是个半老的儒者气象,装束得七品琴堂…
俗儒 [ sú rú ]
浅陋而迂腐的儒士。和“大儒”、“通儒”相对。《荀子·儒效》:“随其长子,事其便辟,举其上客,亿然若终身之虏而不敢有他…
儒教 [ rú jiào ]
也叫孔教。即儒家。从南北朝开始叫做儒教,与佛教、道教并称,所谓儒、释、道。
以儒相诟病 [ yǐ rú xiàng gòu bìng ]
称之为儒,而加以讥讪轻视也。《礼记·儒行》:「今众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诟病。孔子至舍,哀公馆之,闻此言也,言加信行…
敷珍 [ fū zhēn ]
《礼记·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
儒冠 [ rú guān ]
(一)、古代儒生戴的帽子。(二)、借指儒生。
君子儒 [ jūn zǐ rú ]
君子式的儒者。儒,为古代学者的通称。《论语·雍也》:“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文中子·周公》:“或问 宇文俭 ,…
贸儒 [ mào rú ]
迂儒;腐儒。 清 方苞 《书辨正周官戴记尚书后》:“世俗之贸儒,尚或以经説惟 汉 儒为有据,而詆 程 朱 为凭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