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裘归计 [ tú qiú guī jì ]
菟裘:地名,山东泰安东南。比喻准备告老还乡或退隐。
重若丘山 [ zhòng ruò qiū shān ]
比大山还要重。比喻人死得很有价值。也形容意义重大。
豢池 [ huàn chí ]
指养鱼池。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囚笼中的小鸟还想飞返山林,豢池中的鱼鳞还想逃回大海。”
还羽 [ hái yǔ ]
指归鸟。 唐 孟郊 《送晓公归庭山》诗:“枯巢无还羽,新林有争飞。”
江山可改,本性难移 [ jiāng shān kě gǎi,běn xìng nán yí ]
江山:山川,河流;移:改变。改变人的本性比改变自然面貌还困难。强调人的习性是很难改变的
山角 [ shān jiǎo ]
山的转角向外突出处。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巨洋水》:“水出 剧县 南 角崩山 ,即故 义山 也。俗人以其山角若崩…
山谣 [ shān yáo ]
山歌。 唐 陆龟蒙 《和茶具十咏·茶焙》:“山謡纵高下,火候还文武。见説焙前人,时时炙花脯。” 清 厉鹗 《三月十三…
羁局 [ jī jú ]
拘束;束缚。 宋 韩维 《送孔先生还山》诗:“应念尘中人,胡为自羈跼。”
不还 [ bù huán ]
不回。《文选.王褒.洞箫赋》:「颓唐遂往长辞,远逝漂不还兮。」《文选.谢灵运.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修竹茂林诗…
榛樾 [ zhēn yuè ]
犹林荫。 唐 宋之问 《初到陆浑山庄》诗:“浩歌步榛樾,栖鸟随我还。”
羁跼 [ jī jú ]
拘束;束缚。 宋 韩维 《送孔先生还山》诗:“应念尘中人,胡为自羈跼。”
挪屋 [ nuó wū ]
在陕西岐山乡间,把乔迁叫做“挪屋”,挪屋还有一些仪式和讲究。
玉女台 [ yù nǚ tái ]
山名。位于 嵩山 。 明 毛晋 《五色线》卷下:“《嵩山记》: 玉女三臺山 ,昔 汉武帝 东巡过此山,见学仙女子,帝…
鹤山凤尾 [ hè shān fèng wěi ]
琴上部位名。鹤山,一名琴岳,又名临岳,为琴面近琴首一端的弦架。凤尾,一名凤腿,即琴的尾部。《红楼梦》第八九回:“虽不…
城臯 [ chéng gāo ]
城池山川。 明 高启 《梦余唐卿》诗:“路隔城皋万里关,何由得见故人还?”
九还药 [ jiǔ hái yào ]
指九转丹。 唐 吴商浩 《北邙山》诗:“堪取金炉九还药,不能随梦向浮生。”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 jiāng shān yì gǎi,běn xìng nán yí ]
人的本性的改变,比江山的变迁还要难。形容人的本性难以改变。
崆峒侣 [ kōng tóng lǚ ]
谓道侣。唐 孟郊《同李益崔放送王炼师还楼观兼为群公先营山居》诗:“十年白云士,一卷紫芝书。来结 崆峒 侣,还期縹緲居…
城皋 [ chéng gāo ]
城池山川。 明 高启 《梦余唐卿》诗:“路隔城皋万里关,何由得见故人还?”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 jiāng shān yì gǎi,bǐng xìng nán yí ]
人的本性的改变,比江山的变迁还要难。形容人的本性难以改变。
山步 [ shān bù ]
山脚水旁人家聚居之处。 宋 陆游 《晚闻庭树鸦鸣有感》诗:“残骸幸强健,沽酒遍山步。”自注:“乡语谓湖山间小聚为山步…
美中不足 [ měi zhōng bù zú ]
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登泰山而没能看到日出,总觉得美中不足。
合与 [ hé yǔ ]
结为同党。《管子·山至数》:“内则大夫自还而不尽忠,外则诸侯连朋合与。”
白云士 [ bái yún shì ]
指道士。唐 孟郊《同李益崔放送王炼师还楼观兼为群公先营山居》诗:“十年白云士,一卷紫芝书。来结 崆峒 侣,还期縹緲居…
江山易改 [ jiāng shān yì gǎi ]
“江山易改”是我们常说的话,其实它有三个版本分别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意指人的…
【词语拼音】hái shān
【词语解释】(一)、致仕;退隐。南朝 梁 沉约《桐柏山金庭馆碑》:“末自 夏汭,固乞还山。权憇 汝南县 境,固非息心之地。”宋 刘克庄《水调歌头·喜归》词:“再拜谢不敏,早晚乞还山。”清 汪懋麟《九月十三日还山》诗之一:“幸遂还山愿,萧然去国轻。”
(二)、方言。山区人称死后葬于山上。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六:“有人劝这老倌不立继,开导他说:‘你有六七亩好田,饱子饱药,百年之后,还怕没得人送你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