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救 [ gǎi jiù ]
犹补救。
移挽 [ yí wǎn ]
改变和挽救。
厘补 [ lí bǔ ]
改革和补救。
工读学校 [ gōng dú xué xiào ]
;过去指半工半读学校,现多指监管并改造犯罪青少年的教养机构教育、挽救、改造失足青少年的学校。《1980年中国
睡美人 [ shuì měi rén ]
由德国作家格林兄弟改编而成的童话故事。叙述国王与皇后期盼许久,终于生下一公主,但命名宴会时,公主遭女巫诅咒十五岁时刺…
工读教育 [ gōng dú jiào yù ]
挽救、改造失足青少年的特殊教育。《解放日报》1985.4.17:“工读教育是挽救教育失足青少年的特殊教育,这种教育的…
改弦易张 [ gǎi xián yì zhāng ]
改弦易张(改絃易張) 犹改弦更张。《三国志·吴志·孙休传论》:“ 休 ( 孙休 )以旧爱宿恩,任用 兴布 ,不能拔进…
振衰起敝 [ zhèn shuāi qǐ bì ]
救治衰微,除去弊害。如:「这次的改革,使内部气象焕然一新,颇有振衰起敝的作用。」
改絃易张 [ gǎi xián yì zhāng ]
犹改弦更张。《三国志·吴志·孙休传论》:“休(孙休)以旧爱宿恩,任用兴布,不能拔进良才,改絃易张,虽志善好学,何益救…
解援 [ jiě yuán ]
犹救助。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二》:“唐 天寳 元年壬子,西蕃五国来寇 安西。二月十一日,奏请兵解援。”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 quán guó gè jiè jiù guó lián hé huì ]
简称“救国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立的抗日救亡组织。1936年5月31日由上海各界救国会领导人沈钧儒、邹韬奋等发起成…
救国 [ jiù guó ]
拯救祖国,使免于危亡:救国救民。抗日救国运动。
救援 [ jiù yuán ]
援救:请求救援。救援人员。
不可救疗 [ bù kě jiù liáo ]
不可救疗(不可救療) 见“ 不可救药 ”。
打救 [ dǎ jiù ]
拯救;营救。
救过不遑 [ jiù guò bù huáng ]
救:挽救;遑:闲暇。补救过失都来不及。
拯济 [ zhěng jì ]
救助;救济。
救苦 [ jiù kǔ ]
见“救苦救难”。
救拔 [ jiù bá ]
拯救;解救。
救拯 [ jiù zhěng ]
救济;挽救。
拔救 [ bá jiù ]
拯救,解救。
得救 [ dé jiù ]
得到救援;被救被洪水围困的难民得救了经过整修,这座唐代庙宇得救了
救搭 [ jiù dā ]
亦作“救答”。拯救。
有救 [ yǒu jiù ]
有可能挽救或补救:有了这药,病就有救了!
无救 [ wú jiù ]
(一)、没有救兵。(二)、不加补救。(三)、无所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