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征 [ bù zhēng ]
不收税。《孟子·公孙丑下》:“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於其市矣。”《国语·齐语》:“通 齐国 之…
讥而不征 [ jī ér bù zhēng ]
讥:稽查,查看;征:征税。指在关卡、市场等处只稽查而不征税。
几而不征 [ jī ér bù zhēng ]
查问而不征税。几,通“ 讥 ”。《国语·齐语》:“通 齐国 之鱼盐于 东莱 ,使关市几而不征,以为诸侯利,诸侯称广焉…
廛而不征 [ chán ér bù zhēng ]
说货物储藏在栈房中不征税。
不祥之征 [ bù xiáng zhī zhēng ]
征:征兆。指不好的预兆。
无征不信 [ wú zhēng bù xìn ]
征:证据,验证。没有证据的话或事不可信。
征兆 [ zhēng zhào ]
征候;先兆:不祥的征兆。
徵士 [ zhǐ shì ]
(一)、指不接受朝廷征聘的隐士。(二)、征求人才。
危诊 [ wēi zhěn ]
不详的征兆。
恶兆 [ è zhào ]
不祥的征兆。
避仕 [ bì shì ]
谓避而不仕;不从征召。
一征 [ yī zhēng ]
(1).初次征伐。《孟子·梁惠王下》:“《书》曰: 汤 一征,自 葛 始,天下信之。” 赵岐 注:“言 汤 初征自 …
税收主体 [ shuì shōu zhǔ tǐ ]
税收的主体分课征主体和缴纳主体,而这地位不同,作用也不同;课征主体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课税主体,二是征税主体。
组歌 [ zǔ gē ]
围绕同一主题,从不同角度写成的若干歌曲的组合。如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
决征 [ jué zhēng ]
遽征,匆忙出征。《北史·高闾传》:“车驾还幸 石济,閭 朝於行宫。帝谓曰:‘朕往年之意,不欲决征。但兵士已集,恐为 …
比例税制 [ bǐ lì shuì zhì ]
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数额多少,都按同一比例计征的税率制度。
两重 [ liǎng chóng ]
特征明显不同的两种。
避招 [ bì zhāo ]
谓逃避征召,隐居不仕。
灾氛 [ zāi fēn ]
不祥之气;灾异的征兆。
市征 [ shì zhēng ]
市场税收。 汉 刘向 《说苑·尊贤》:“ 赵简子 曰:‘吾门左右客千人,朝食不足,暮收市征;暮食不足,朝收市征,吾尚…
征营 [ zhēng yíng ]
惶恐不安貌。三国 魏 曹操《让九锡表》:“惶悸征营,心如炎灼。”《后汉书·锺离意传》:“臣 意 以匹夫之才……比受厚…
不雠 [ bù chóu ]
(一)、亦作“不仇”。(二)、不相等。(三)、无征验;不实。(四)、不售。
三征 [ sān zhēng ]
(一)、三国 魏 征南将军 王昶、征东将军 胡遵、镇南将军 毋丘俭 的合称。《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四年》:“是时…
擅兴发 [ shàn xīng fā ]
不按朝廷法令擅自征收赋税。
世界的王 [ shì jiè de wáng ]
常象征罪而不是自然的世界。
【词语拼音】bù zhēng
【词语解释】不收税。《孟子·公孙丑下》:“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於其市矣。”《国语·齐语》:“通 齐国 之鱼盐于 东莱,使关市几而不征,以为诸侯利。”韦昭 注:“征,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