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鸟 [ hài niǎo ]
危害农作物、果树或鱼苗等,对人类不利的鸟类。
鸟害 [ niǎo hài ]
农作物或农产品由于鸟群啄食造成的损害。
佛其首 [ fó qí shǒu ]
恐鸟喙害人,捩转其也。佛与拂通。《礼记·曲礼上》:「献鸟者佛其首,畜鸟则勿佛。」注:「恐鸟喙害人,为小竹笼,以捩转其…
益鸟 [ yì niǎo ]
能捕食害虫、害兽,直接或间接对人类有益的鸟类,如燕子、杜鹃、猫头鹰等。反义词害鸟英文翻译1.beneficial b…
鶗鴂雕卉 [ tí jué diāo huì ]
比喻谗言伤害正直的人。鶗鴂,鸟名,杜鹃。
攀禽 [ pān qín ]
鸟的一类,脚短而健壮,善于攀树,嘴坚硬,有的有锋利的钩,常捕食害虫。如啄木鸟、杜鹃等。
自然灾害 [ zì rán zāi hài ]
水、旱、病、虫、鸟、兽、风、雹、霜冻等自然现象造成的灾害。
明夷于飞 [ míng yí yú fēi ]
明夷于飞指在光明受到伤害时,想要如鸟一样飞行。
鸟帑 [ niǎo tǎng ]
轸星。为南方朱鸟七宿之末。帑,通“ 孥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岁弃其次,而旅於明年之次,以害鸟帑。” 杜预 …
鸥鸟不下 [ ōu niǎo bù xià ]
鸥鸟不愿飞下来。比喻察觉他人将伤害自己,加倍防范。
矰缴 [ zēng jiǎo ]
(一)、系有丝绳、弋射飞鸟的短箭。(二)、比喻暗害人的手段。
鸟服 [ niǎo fú ]
《史记·夏本纪》:“鸟夷 皮服。”裴駰 集解:“郑玄 曰:‘东方之民搏食鸟兽者。’孔安国 曰:‘服其皮,明水害除。’…
惴惴然 [ zhuì zhuì rán ]
惴惴然出自《诗经·秦风·黄鸟》典故,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速累 [ sù lèi ]
招致祸害。 唐 韩愈 《感二鸟赋》:“虽家到而户説,祗以招尤而速累。”
白头鹎 [ bái tóu bēi ]
鸟,头部的毛黑白相间,老鸟头部的毛变成白色,生活在山林中,吃树木的果实,也吃害虫。也叫白头翁。
惊弓之鸟 [ jīng gōng zhī niǎo ]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某种惊吓,遇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的人。《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套袋 [ tào dài ]
农业上为防止病虫害、鸟害、药害等问题,以纸制或塑胶制的袋子,套于果实上。此方法可防止阳光、雨水过度的曝晒与潮害,具有…
文鸟 [ wén niǎo ]
鸟类的一科。常见的如白腰文鸟,体长约11厘米。背部栗褐色,稍后灰白色,至腰部渐转为淡褐色。群栖于路旁灌木丛中,主食谷…
植物保护 [ zhí wù bǎo hù ]
指防治和消灭病、虫、鸟、兽、杂草等对农林植物的危害,使植物能够正常生长发育。
练鹊 [ liàn què ]
鸟名。属鸣禽类,体似鸲鹆而小。雄鸟有羽冠,尾部有两根长羽毛,头部黑色,发蓝色的光,背部深褐色。腹部白色。雌鸟背部和头…
偏利共生 [ piān lì gòng shēng ]
两种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对其中一种有利,而对另一种无害,这种生活方式叫做偏利共生。如文鸟专在胡蜂窝的附近筑巢,因为…
百灵 [ bǎi líng ]
鸟,比麻雀大,羽毛茶褐色,有白色斑点。飞得很高,能发出多种叫声,吃害虫,对农业有益。
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 [ dù zhuó pōu liáng zhù,wén méng zǒu niú yáng ]
虫蛀鸟啄能使梁柱毁坏,蚊虻的叮咬可使牛羊奔跑。比喻微小的有害因素,可以酿成大祸。
焚山烈泽 [ fén shān liè zé ]
以火焚烧山林,烤干沼泽。宋刘攽《鸿庆宫三圣殿赋》:“焚山烈泽,害服妖息。鸟兽咸若,草木允植。”
暴殓天物 [ bào liàn tiān wù ]
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殄:灭绝;天物:指自然界的鸟兽草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