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角 [ wō jiǎo ]
(一)、蜗牛的触角。比喻微小之地。南朝 梁 沉约《细言应令》诗:“蜗角列州县,毫端建朝市。”唐 黄滔《祭先外舅文》:…
斗蜗角 [ dòu wō jiǎo ]
《庄子·则阳》:“有国於蜗之左角者曰 触氏,有国於蜗之右角者曰 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蜗角蝇头 [ wō jiǎo yíng tóu ]
蜗角:蜗牛的触角;蝇头:苍蝇头。比喻获利甚微,不足挂齿。
蜗角斗争 [ wō jiǎo dòu zhēng ]
wō jué dòu zhēng 蜗角斗争(蝸角鬭争) 《庄子·则阳》:“有国於蜗之左角者曰 触氏 ,有国於蜗之右角…
蜗角虚名 [ wō jiǎo xū míng ]
蜗角:蜗牛的角,比喻细微。微小而没有作用的名声。
蝇头蜗角 [ yíng tóu wō jiǎo ]
苍蝇头,蜗牛角。比喻微小的名利。
蜗角蚊睫 [ wō jiǎo wén jié ]
蜗牛的角,蚊子的眼睫毛。形容极为狭小的境地。北周 庾信《小园赋》:“陸機 則兄弟同居,韓康 則舅甥不别。蝸角蚊睫,又…
蜗名微利 [ wō míng wēi lì ]
蜗名:像蜗牛角那样极微小的名声。虚名小利。亦作“蜗利蝇名”、“蜗名蝇利”。
蜗争 [ wō zhēng ]
见“蜗角鬭争”。
蜗利蝇名 [ wō lì yíng míng ]
蜗利:蜗牛角大的利益;蝇名:苍蝇一样大的名声。比喻虚名小利。
栖蜗 [ qī wō ]
亦作“栖蜗”。《庄子·则阳》:“有国於蜗之左角者,曰 触氏;有国於蜗之右角者,曰 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
触蛮 [ chù mán ]
《庄子·则阳》:“有国於蜗之左角者曰 触氏,有国於蜗之右角者曰 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触 和 蛮,古代寓…
触氏 [ chù shì ]
《庄子》寓言中的蜗角小国名。
蜗髫 [ wō tiáo ]
古代幼童头上状如蜗角的小辫。借指儿童。 明 杨慎 《央央谣》:“水无鳞,山无角;鮐背啼,蜗髫哭;苍天高不闻,赤日烘南…
触民 [ chù mín ]
《庄子》寓言中的蜗角小国 触国 的百姓。
蛮触相争 [ mán chù xiāng zhēng ]
比喻为细小之事而引起争端。《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
战蜗 [ zhàn wō ]
古代寓言,有建立在蜗牛角上的国家,右角上的叫 蛮氏,左角上的叫 触氏,双方常为争地而战,伏尸数万。见《庄子·则阳》。…
蛮触 [ mán chù ]
《庄子·则阳》:“有国於蜗之左角者,曰 触氏;有国於蜗之右角者,曰 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
蝇名蜗利 [ yíng míng wō lì ]
蝇名蜗利(蠅名蝸利) 苍蝇头般的微名,蜗牛角样的小利。比喻微不足道的名利。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看这些蝇…
圜舍 [ huán shè ]
圆形小屋。《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拜子 纂 郎中”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焦先 及 杨沛 ,…
蝇利蜗名 [ yíng lì wō míng ]
像苍蝇头般的微利,蜗牛角般的虚名。比喻微不足道的名利。
触鬭蛮争 [ chù dòu mán zhēng ]
触和蛮。《庄子》寓言中蜗牛角上两个小国。见《庄子·则阳》。后因以“触鬭蛮争”喻为私利而争斗。清尤侗《驻云飞·十空曲》…
黄犊 [ huáng dú ]
(一)、小牛。《韩非子·内储说上》:“南门之外,有黄犊食苗道左者。”唐 杜甫《百忧集行》:“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
蜗迹 [ wō jì ]
(一)、见“蜗跡”。(二)、亦作“蜗蹟”。即蜗涎。
蝇头微利 [ yíng tóu wēi lì ]
蝇头:苍蝇的头。比喻极小的利益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宋· 苏轼《满庭芳》
【词语拼音】wō jiǎo
【词语解释】(一)、蜗牛的触角。比喻微小之地。南朝 梁 沉约《细言应令》诗:“蜗角列州县,毫端建朝市。”唐 黄滔《祭先外舅文》:“羊肠莫守,蜗角旋孤。”清 赵翼《题孙子潇翰林诗册》诗:“妙知蜗角有战场,伏尸百万地犹剩。”胡怀琛《乙卯杂诗》:“蜗角潜居事底干,楼臺一寸且偷安。”参见“蜗角鬭争”。
(二)、见“蜗角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