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禠 [ qí sī ]
求福。 汉 张衡 《东京赋》:“祈褫禳灾。”参见“ 祈祉 ”。
受禄 [ shòu lù ]
(一)、接受福祉。(二)、接受俸禄。(三)、授予俸禄。
育德 [ yù dé ]
培养德性。《易·蛊》:“君子以振民育德。”南朝 梁 沉约《改天监元年恩诏》:“莫不振民育德,光被黎元。”明 刘基《菜…
休图 [ xiū tú ]
良谟也。《南齐书·乐志》:「北郊乐章,承帝休图,只敷灵祉。」
清祉 [ qīng zhǐ ]
清福。 南朝 梁 王僧孺 《礼佛唱导发愿文》:“仰愿诸王殿下……永钟清祉,长享元吉。”
庶生 [ shù shēng ]
众生。《南齐书·乐志》:“神锡懋祉,四纬昭明,仰福帝徽,俯齐庶生。”
发祉 [ fā zhǐ ]
降福。《宋史·乐志八》:“奠兹嘉觴,茝兰其芬。发祉隤祥,以子以孙。”
奥祉 [ ào zhǐ ]
厚福。 唐 吕温 《皇帝亲庶政颂序》:“宣八圣之重光,集百灵之奥祉。”
肃谢 [ sù xiè ]
敬谢。书札用语。如:还祈时赐教言,以警愚顽,是为厚幸。专此肃谢。顺颂台祉。
寿祉 [ shòu zhǐ ]
长命而幸福。《元史·后妃传二·顺宗昭献元圣皇后》:“九州四海,养未足於孝心;万岁千秋,愿永膺於寿祉。” 明 李东阳 …
俪祉 [ lì zhǐ ]
向他人夫妇祝福之辞。多用于书信。 鲁迅 《书信集·致萧军萧红》:“匆复,并颂俪祉。”
谄慢 [ chǎn màn ]
谄谀和傲慢。《后汉书·张衡传》:“故恭俭畏忌,必蒙祉祚,奢淫諂慢,鲜不夷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公益 [ gōng yì ]
有关社会公众的福祉和利益(多指卫生、救济等群众福利事业)他是一个热心公益事业的实业家
信君 [ xìn jūn ]
诚实的国君。《左传·昭公二十年》:“其所以蕃祉老寿者,为信君使也,其言忠信於鬼神。”
逅适 [ hòu shì ]
犹言遇逢际会。 明 张居正 《来雁说》:“建德章号者赴时,希光摛盛者逅适,雍休履祉者附会。”
祉祥 [ zhǐ xiáng ]
吉祥。 前蜀 杜光庭 《莫庭乂青城山本命醮词》:“寃债销平,凶衰除荡,更增寿福,永介祉祥。”
猜惊 [ cāi jīng ]
猜疑惊骇。《后汉书·西羌传·滇良》:“吴祉 等乃多赐 迷唐 金帛,令糴穀市畜,促使出塞,种人更怀猜惊。”
耄皤 [ mào pó ]
老而头白。泛指高龄。 清 梅曾亮 《杨忠武公赞》:“元臣来朝,天子叹嗟。念其勤功,与其耄皤。稽首归里,帝锡繁祉。”
颂祉 [ sòng zhǐ ]
赞颂福运。南朝 梁 江淹《建平王庆改号启》:“故 五凤 协年,甘露 应号。况今道润衍溢,颂祉载繁。嘉生蠲庆,风云瑞节…
余藩卿 [ yú fān qīng ]
明人,绍祉之子,字翰臣。明亡,弃诸生,寄情山水三十年。书室名天经堂。着有《家居四礼》、《天经堂文集》、《顽石抢诗集》…
读书三余 [ dú shū sān yú ]
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玄祉 [ xuán zhǐ ]
犹言圣恩,天赐之福。 明 谢谠 《四喜记·天佑阴功》:“微臣奏启,先承玄祉。道 宋郊 当饿死,不许餐甘服綺……今注福…
余力 [ yú lì ]
剩余的力量;多余的精力不遗余力
孑余 [ jié yú ]
剩余,残余。
下余 [ xià yú ]
剩余,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