獘靡 [ bì mí ]
疲敝委靡。獘,通“弊”。《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乃使边境之民獘靡愁苦而有离心,将吏相疑而外市,故 尉佗、章邯 得…
靡獘 [ mí bì ]
见“靡敝”。
垢敝 [ gòu bì ]
亦作“垢獘”。亦作“垢弊”。又脏又破。
靡敝 [ mí bì ]
(一)、亦作“靡弊”。亦作“靡币”。亦作“靡獘”。残破,凋敝。《礼记·少仪》:“国家靡敝,则车不雕几,甲不组縢,食器…
獘俗 [ bì sú ]
陋俗,坏风俗。獘,通“弊”。
獘梗 [ bì gěng ]
以币帛祭祷。獘,通“币”。
獘窦 [ bì dòu ]
产生弊害的漏洞。獘,通“弊”。
獘政 [ bì zhèng ]
弊政。恶劣的政治措施。獘,通“弊”。
困獘 [ kùn bì ]
困顿潦倒,濒于死亡。獘,同“毙”。《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三年》:“百姓困獘,盗贼纵横,以臣视之,实未见太平之象。”
钝弊 [ dùn bì ]
(一)、亦作“钝獘”。残破不锋利。(二)、疲惫。
贫敝 [ pín bì ]
亦作“贫弊”。亦作“贫獘”。贫穷破败;贫困。
凋獘 [ diāo bì ]
凋敝。宋 曾巩《洪州诸寺观祈晴文》:“盖兹疲癃之民,已出旱菑之后,室家凋獘,閭里愁嗟,如復荐饥,将焉託命?”明 何景…
靡靡之声 [ mǐ mǐ zhī shēng ]
靡靡之声(靡靡之聲) 同“ 靡靡之音 ”。《南史·宋纪中·前废帝》:“事毕,将奏靡靡之声。”
靡靡之响 [ mǐ mǐ zhī xiǎng ]
释义 义参「靡靡之音」。见「靡靡之音」条。
幼风 [ yòu fēng ]
靡靡之音。
靡然乡风 [ mí rán xiāng fēng ]
mǐ rán xiàng fēng 靡然乡风(靡然鄉風) 见“ 靡然向风 ”。
靡靡之音 [ mǐ mǐ zhī yīn ]
软绵绵、委靡不振的音乐。《史记·殷本纪》:“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现指含有低极趣味、反映腐朽颓废情调的乐曲。靡靡:…
多哇 [ duō wā ]
犹靡靡之音。
相敝 [ xiāng bì ]
亦作“ 相獘 ”。亦作“ 相毙 ”。1.共同消亡。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奇正》:“刑胜之变,与天地相敝而不…
风驰草靡 [ fēng chí cǎo mǐ ]
fēng chí cǎo mí 风驰草靡(風馳草靡) 见“ 风行草靡 ”。
委靡 [ wěi mǐ ]
精神不振;意志消沉:神志委靡。委靡不振。也作萎靡。
所向皆靡 [ suǒ xiàng jiē mí ]
所向皆靡 见“ 所向披靡 ”。
外市 [ wài shì ]
谓勾通外人以取利。《韩非子·内储说上》:“赵 令人因 申子 於 韩 请兵,将以攻 魏,申子 欲言之君,而恐君之疑己外…
闲靡 [ xián mí ]
亦作“闲靡”。闲缓柔靡。
靡然成风 [ mí rán chéng fēng ]
mǐ rán chéng fēng 靡然成风(靡然成風) 同“ 靡然向风 ”。《明史·张岳传》:“谈虚论寂,靡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