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台 [ liǎng tái ]
(一)、指唐武则天时肃政台(即御史台)的左右两台。左台知百司、监军旅,右台察州县、省风俗。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职官…
地磁台 [ dì cí tái ]
地磁台分为永久地磁台和临时地磁台两类。
两岸三地 [ liǎng àn sān dì ]
两岸:大陆、台湾;三地:大陆、港澳、台湾。
两岸 [ liǎng àn ]
(一)、指江、河、海峡等两边的地方。(二)、特指中国大陆和台湾省,因大陆与台湾省处在台湾海峡两岸,故名。
台湾银币 [ tái wān yín bì ]
台湾硬币1982年由督造官吏刘铭传在台北、台南两地建设台湾造币厂和台北官银局共同监制。
台钱 [ tái qián ]
量词。计算重量的单位。一台钱等于十分之一台两。也称为「钱」。
栏杆 [ lán gān ]
桥两侧或凉台、看台等边上起拦挡作用的东西:桥栏杆。石栏杆。
垂带墙 [ chuí dài qiáng ]
所谓垂带墙是指台阶两侧的夹墙,并介于台阶和相邻斜坡之间。
擂台赛 [ lèi tái sài ]
一种竞技的比赛方法,一般分为团体擂台赛和个人擂台赛两种。
阶戺 [ jiē shì ]
台阶两旁所砌的斜石。借指堂前。
耳池 [ ěr chí ]
旧式戏台两旁可设坐位的地方。台前正厅,旧称池子,故称旁座为“耳池”。
楯郎 [ dùn láng ]
手执盾牌立于帝宫台阶两旁的卫士。
吹台 [ chuī tái ]
(事情、交情)破裂;不成功:这事看来又得吹台。两人谈恋爱时间不长就吹台了。
协拍 [ xié pāi ]
协助拍摄:该片由两家地方电视台协拍。
双声带 [ shuāng shēng dài ]
会两种语言的人。如:「他是国、台语双声带演员。」
台矶 [ tái jī ]
台阶。用砖石砌成,可供上下的阶梯。《红楼梦.第五一回》:「那婆子站在外头台矶上,笑道:『那是五两的锭子夹了半个,这一…
散等 [ sàn děng ]
栗阶。登台阶时,左右脚一前一后,相随而上。因两脚分别各踩一级台阶而不相聚,故又称“散等”。
双档 [ shuāng dàng ]
曲艺术语。苏州评弹等指两个演员同台对口演出
附送 [ fù sòng ]
附带赠送:在本店购买收录机一台,附送录音带两盒。
楼梯 [ lóu tī ]
架设在楼房的两层之间供人上下的设备,形状像台阶。
山家宗 [ shān jiā zōng ]
佛教天台宗流派之一。天台宗传至 宋 代分为两派:一为 晤恩 派,名山外宗,今失传;一为 四明尊者知礼法师 派,名山家…
五供 [ wǔ gòng ]
祭祀时放供品的器皿,包括香炉、两烛台、一香筒、一灯盏。
观阙 [ guān quē ]
(一)、古代帝王宫门前的两座楼台。(二)、代称宫殿。(三)、指庙宇。
两岸“三通” [ liǎng àn" sān tòng" ]
两岸“三通” 两岸“三通”是指台湾海峡两岸之间双向的直接通邮、通商与…
球台 [ qiú tái ]
(一)、球体被两个平行平面所截而夹在两平面中间的部分。(二)、打台球、乒乓球等用的像桌子的东西。
【词语拼音】liǎng tái
【词语解释】(一)、指唐武则天时肃政台(即御史台)的左右两台。左台知百司、监军旅,右台察州县、省风俗。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职官·两台》。
(二)、藩台和臬台的合称。指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承宣布政使和提刑按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