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锦 [ lì jǐn ]
华丽的丝织品。 宋 秦观 《梦扬州》词:“酬妙舞清歌,丽锦缠头。” 明 陈子龙 《早春初晴》诗:“ 茂陵 才人独焚香…
鸳俦凤侣 [ yuān chóu fèng lǚ ]
鸳俦凤侣(鴛儔鳳侣) 形容男女欢爱似鸳鸯、凤凰般相偕作伴。 明 王玉峰 《焚香记·离间》:“谩説鸳儔凤侣,惹起蜂争蝶…
坐食山空 [ zuò shí shān kōng ]
坐食山空 同“ 坐吃山空 ”。 明 王玉峰 《焚香记·离间》:“常言道,坐食山空,寧出一斗,莫进一口。自从你来了,弄…
七宝五味粥 [ qī bǎo wǔ wèi zhōu ]
旧俗农历十二月八日,佛教寺院取香谷及果实等煮成粥,用以供佛并送与门徒。
薰香 [ xūn xiāng ]
拼音:xūn xiāng 历史渊源 薰香(英文名perfume),追根溯源,本是一种古老的治疗及美容方法,从古埃及艳…
母难日 [ mǔ nán rì ]
元 白珽《湛渊静语》卷二:“近 刘极斋 宏济,蜀 人,遇诞日,必斋沐焚香端坐,曰:‘父忧母难之日也。’”后因谓自己的…
他州 [ tā zhōu ]
其他州也。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戴复古〈元日二首呈永丰刘叔冶知县诗〉:「焚香拜元日,受岁客…
红余恋 [ hóng yú liàn ]
“红余恋”又被称为“余红恋”,是观众对香港TVB古装武侠剧《布衣神相》中的一对恋人沈绛红和柳焚馀爱情故事的简称。
心香 [ xīn xiāng ]
(1).佛教语。谓中心虔诚,如供佛之焚香。 南朝 梁简文帝 《相宫寺碑铭》:“窗舒意蕊,室度心香。” 唐 韩偓 《仙…
腻香 [ nì xiāng ]
犹浓香。 唐 李贺 《昌谷北园新笋》诗之二:“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 茅盾 《子夜》十一:“风吹弄她…
献新 [ xiàn xīn ]
(1).以新收获的谷物、果品等先祭神灵,后自享用的一种风俗。 唐 卢纶 《送马尚书郎君侍从归觐太原》诗:“从赏野邮静…
青木香 [ qīng mù xiāng ]
香名。又名蜜香,木香。可入药。《西京杂记》卷一:“赵飞燕 为皇后,其女弟在 昭阳殿,遗 飞燕 书曰:‘……含枝李,青…
鼎真 [ dǐng zhēn ]
顶真。诗文中的一种修辞格。后一句首字即用前一句末字。亦称联珠格。 明 方孝孺 《友筠轩赋》:“或焚香而啜茗,或联句而…
铁砚磨穿 [ tiě yàn mó chuān ]
铁铸的砚台被磨穿。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 明 王玉峰 《焚香记·看榜》:“乌纱白髮人争羡,须知铁砚磨穿。”参见“ …
香蔓 [ xiāng màn ]
芳香的蔓草。唐 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香蔓随緑潭,暴龙 照孤磧。”唐 李贺《昌谷诗》:“愁月薇帐红,罥云香蔓刺。…
风起云布 [ fēng qǐ yún bù ]
风起云布(風起雲布) 犹言风起云涌。《云笈七籤》卷一一九:“众知嫗即 罗真人 也,於是见处焚香以告焉,俄而风起云布,…
麝脐 [ shè qí ]
雄麝的脐,麝香腺所在。借指麝香。唐 唐彦谦《春雨》诗:“灯檠昏鱼目,薰炉咽麝脐。”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
白莲会 [ bái lián huì ]
(1).旧时 庐山 行香的群众集会。 宋 陆游 《入蜀记》卷三:“七日,往 庐山 ……是日,车马及徒行者憧憧不絶,云…
焚草 [ fén cǎo ]
(1).焚烧茅草。 唐 李华 《衢州龙兴寺故律师体公碑》:“焚草为香,採花为供。”(2).烧掉奏稿,以示谨密。《宋书…
醮禡 [ jiào mà ]
古代在寺庙、神坛、祠堂等场所进行的一种祷神祭礼的活动,后来演变成乡村民间给神灵、先辈们的祈祷、祭祀、焚香活动。
借纸 [ jiè zhǐ ]
借据。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借纸上是怎么写的……是不是写明一年为期,秋天卖掉新谷尽先还的!”
三元节 [ sān yuán jié ]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的合称。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七六:“金画香臺出露盘,黄龙雕刻遶朱阑。焚修每遇三元节,天…
金兰簿 [ jīn lán bù ]
登记结拜兄弟姓名、年龄、籍贯等的簿册。唐 冯贽《云仙杂记·金兰簿》:“戴弘正 每得密友一人,则书於编简,焚香告祖考,…
接神 [ jiē shén ]
一种我国民间风俗。相传年前的腊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下界诸神都升天述职,到了正月初四再返回下界继续监督人们。故民间便在…
香篆 [ xiāng zhuàn ]
(一)、香名,形似篆文。宋 洪刍《香谱·香篆》:“﹝香篆,﹞鏤木以为之,以范香尘为篆文,然於饮席或佛像前,往往有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