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序南星 [ yóu xù nán xīng ]
昭啓 [ zhāo qǐ ]
犹昭示。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序:“斯诚旷世伟观,昭启星明者也。”
进贤星 [ jìn xián xīng ]
星名。旧云进贤星现,主卿相进贤任能。《南齐书·天文志下》:“十月丙戌,太白行在进贤星西南四寸,为犯。”唐 独孤及《送…
佛焰 [ fó yàn ]
(Spatha)植物学名词。亦名花箆,包被花序之大苞也。于天南星料、浮萍科等之花序见之,其花称佛焰花。
星纬 [ xīng wěi ]
(一)、天文星象。亦指以星象占定人事吉凶祸福的方术。《后汉书·姜肱传》:“肱 博通《五经》,兼明星纬,士之远来就学者…
鸟火 [ niǎo huǒ ]
《书·尧典》:“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又:“日永星火,以正仲夏。”鸟,指南方朱鸟七宿;火,指东方苍龙七宿。后以“鸟火…
皱玉星球 [ zhòu yù xīng qiú ]
荔枝的别名。清戴名世《徐文虎稿序》:“闽之南有荔枝者,丹囊絳膜,有皱玉星球之称。”
小星 [ xiǎo xīng ]
(1).小而无名的星。《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 毛 传:“小星,众无名者。” 清 蒲松龄 《聊斋…
玉纬 [ yù wěi ]
五纬的美称。指木、火、金、水、土五星。 唐玄宗 《赐丞相诗》序:“玉纬垂文,南风和雅颂之奏;金浆降醴,云天光飫酌之宜…
龙星 [ lóng xīng ]
星名。东方苍龙七宿的统称。七宿中的任何一宿,也可称为龙星。《左传·桓公五年》“龙见而雩” 汉 服虔 注:“龙,角、亢…
顺辰 [ shùn chén ]
谓月球循着十二辰次序运行。《文选·谢庄<月赋>》:“顺辰通爥,从星泽风。” 李善 注:“辰,十二辰、言月顺之以照天下…
灵星 [ líng xīng ]
星名。又称天田星、龙星。主农事。古代以壬辰日祀于东南,取祈年报功之义。《诗·周颂·丝衣序》:“《丝衣》,绎宾尸也。高…
星汉 [ xīng hàn ]
(1).天河;银河。 三国 魏 曹操 《步出夏门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粲烂,若出其里。” 北周 庾信 《哀…
训毖 [ xùn bì ]
谓训教之使知戒慎。 明 赵南星 《寿史母杨太孺人八十序》:“太孺人有二女子,时时举古者生女卧之牀下、弄之瓦甎、斋告先…
粗肋草 [ cū lè cǎo ]
植物名。天南星科。叶片为长椭圆形,上有带状或片状斑纹,花茎肥厚,呈肉穗花序,果实为浆果,呈橘红色。因其斑纹美丽,故常…
天南星 [ tiān nán xīng ]
植物名。天南星科天南星属,多年生草本。有毒,茎叶绿色,无斑纹。叶为复叶,有长柄,自数小叶合成,叶缘无锯齿。夏日,两叶…
星星的命名 [ xīng xīng de mìng míng ]
目录1 星星(star)1.1 东西方的星星命名方法1.2 星等与星星的明暗度1.3 星星的排列方法1.4 不断增加…
避寝 [ bì qǐn ]
谓避正寝。汉 刘向《新序·节士》:“文公(晋文公)使人求之,不得,为之避寝三月,号呼朞年。”唐 李商隐《为汝南公以妖…
三辰 [ sān chén ]
指日、月、星。《左传·桓公二年》:“三辰旂旗,昭其明也。”杜预 注:“三辰,日、月、星也。”南朝 梁 沉约《齐故安陆…
连星 [ lián xīng ]
(1).谓光芒与星相连辉映。 隋 江总 《三善殿夜望山灯诗》:“的的连星出,亭亭向月新。”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
天竹 [ tiān zhú ]
(1).常绿灌木。羽状复叶,小叶披针形,花小,白色,圆锥花序。果实球形,白色、淡红色或紫色。根、茎、果实均入药,根茎…
回变 [ huí biàn ]
转变。《后汉书·党锢传序》:“自是爱尚相夺,与时回变,其风不可留,其敝不能反。” 黄节 《沪江重晤秋枚》诗:“数人心…
昴宿 [ mǎo sù ]
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白虎七宿的第四宿。又名髦头、旄头。有亮星七颗(古代以为五颗,故有昴宿之精转化为五老的传说)。传…
海芋属 [ hǎi yù shǔ ]
拼音:hǎi yù shǔ 解释: 天南星科多年生常绿草本。地下有肉质根茎,茎短粗,叶剑状或盾状心脏形…
丰干 [ fēng gàn ]
(1).高大的茎干。 晋 张协 《安石榴赋》:“倾柯远櫂,沉根下盘,繁茎篠密,丰干林攒。”(2).高大的躯干。 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