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鱼 [ huǒ yú ]
(一)、金鱼的别名。明 郎瑛《七修类稿·事物二·火鱼》:“杭 自 嘉靖 戊申来,生有一种金鯽,名曰火鱼,以色至赤故也…
铺的 [ pū de ]
忽然。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呼的关上笼门,铺的吹灭残灯。」也作「扑的」、「扑地」。
汽油灯 [ qì yóu dēng ]
即汽灯。方之《在泉边》:“去年我们青年们又车了几个野塘,捉了几十斤鱼,买了那盏汽油灯。”参见“汽灯”。
烟波钓徒 [ yān bō diào tú ]
烟波:水波渺茫,看远处有如烟雾笼罩;钓:钓鱼。旧指隐逸于渔的人。
豢池 [ huàn chí ]
指养鱼池。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囚笼中的小鸟还想飞返山林,豢池中的鱼鳞还想逃回大海。”
鲸膏 [ jīng gāo ]
鲸鱼的油脂。亦指用这种油脂点燃的灯。
戳灯 [ chuō dēng ]
旧时书有姓氏或其他印记以标志门第的灯笼。有长柄,可插于底座上,亦可扛着走。
拉拉姑 [ lā lā gū ]
即蝲蝲蛄。蝼蛄的通称。《两浙輶轩录》卷十引 郑梁 《秋夜不寐》诗:“秋凉笼响哥哥子,雨湿灯昏拉拉姑。”原注:“螻蛄,…
竹缕 [ zhú lǚ ]
古代上元节挂的一种用竹丝编的彩灯。明 袁宏道《岁时纪异》:“正月上元作灯市,採松叶结棚于通衢,下缀华灯,灯有楮练、罗…
大清天白日 [ dà qīng tiān bái rì ]
大白天,特别强调当时为白天。《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带着四个小厮,大清天白日,提着两对灯笼。」
渔笱 [ yú gǒu ]
一种竹制渔具。笼形而长,两头有口,口小腹大,进口插逆向竹片,鱼得入而不得出。
天幕 [ tiān mù ]
(一)、笼罩大地的天空。(二)、舞台后面悬挂的天蓝色的大布幔,演剧时配合灯光,用来表现各种天空景象。
棺盖 [ guān gài ]
棺材的盖板。《剪灯馀话·武平灵怪录》:“柱挂木鱼,壁倚棺盖。”
楮练 [ chǔ liàn ]
用楮树皮制成的纸。其洁白如帛练,故称。明 袁宏道《岁时纪异》:“吴 中最重节物……正月上元作灯市,採松叶结棚于通衢,…
年面 [ nián miàn ]
指过年时做糕团、饺子之类用的面粉、米粉等。 段荃法 《凌红蝶》:“男人家买年货,女人家磨年面,孩子扎灯笼。”
麻蝇拂 [ má yíng fú ]
用麻做的蝇拂子。《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七年》:“牀头有土障,壁上挂葛灯笼、麻蝇拂。”胡三省 注:“以麻为蝇拂。”
黑咕笼咚 [ hēi gū lóng dōng ]
(一)、.同“黑古隆咚”。老舍《赵子曰》第二十:“几家在背灯影里,一片黑咕笼咚,什么也看不见。”(二)、.引申为不明…
双红名帖 [ shuāng hóng míng tiě ]
即双红拜帖。《老残游记》第四回:“只见一个人……一手提着灯笼,一手拿了个双红名帖,嘴里喊:‘掌柜的呢?’”参见“双红…
直着身子 [ zhí zhe shēn zi ]
将身体站直。《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那东西浑身雪白,头上一只角,两只眼就像两盏大红灯笼,直着身子走来。」
年边 [ nián biān ]
岁末。《革命民歌集·点灯笼小调》:“十一月是年边,是呀是年边,家家户户做红圆,打倒封建旧势力,铲除旧岁换新年。”
外甥打灯笼 [ wài shēng dǎ dēng lóng ]
(歇后语)照舅。舅音谐「旧」。比喻依照往例,没有变动。如:「公司每年都举办郊游活动,今年也不例外,还是外甥打灯笼──…
鱼笱 [ yú gǒu ]
渔具。编竹成篓,口有向内翻的竹片,鱼入篓即不易出。《尔雅·释器》“嫠妇之笱谓之罶” 邢昺 疏引 三国 魏 孙炎 曰:…
篝灯 [ gōu dēng ]
谓置灯于笼中。《宋史·陈彭年传》:“彭年 幼好学,母惟一子,爱之,禁其夜读书,彭年 篝灯密室,不令母知。”宋 王安石…
洛神珠 [ luò shén zhū ]
草本植物名。即酸浆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酸浆》:“醋浆、苦葴、苦耽、灯笼草、皮弁草、天泡草、王母珠、洛…
兀是 [ wù shì ]
依然、还是。《水浒传.第一零三回》:「只有朝东一家屋檐下,挂个安歇客商的破灯笼儿,是那家昨晚不曾收得。门儿兀是半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