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语阳秋 [ yùn yǔ yáng qiū ]
挑转 [ tiāo zhuǎn ]
调转。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二:“连緜字不可挑转用,诗人间有挑转用者,非为平侧所牵,则为韵所牵也。”
懽畅 [ huān chàng ]
欢乐畅快。宋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四:“道贵冲寂,宴主懽畅,二者恐不能相兼也。”
衒诧 [ xuàn chà ]
谓自夸。宋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一:“杜子美 一检校工部尔,而诗中数及之,衒詑不已。”宋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一…
阴阳对转 [ yīn yáng duì zhuǎn ]
声韵学术语。阴是指不收鼻音韵尾的阴声韵,阳是指收鼻音韵尾的阳声韵。阴阳对转用来解释汉语语音中,阴声、阳声在形声字声子…
斁乱 [ yì luàn ]
败坏淆乱。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七:“二人恩宠烜赫如是,则报国当如何,而乃斁乱天理,下比逆贼,反噬其主,夫岂人…
惫色 [ bèi sè ]
憔悴的颜色。 唐 元稹 《献荥阳公诗五十韵》:“惫色秋来草,哀吟雨后蝉。”
汾阳 [ fén yáng ]
(1). 汾水 之北地区。 春秋 时属 晋 。《国语·晋语二》:“中大夫 里克 与吾矣,吾命之以 汾阳 之田百万。”…
阴调 [ yīn diào ]
音韵学术语。阴平、阴上、阴去、阴入的总称。与“阳调”相对。
阴声韵 [ yīn shēng yùn ]
传统声韵学术语:(1)广义指无鼻音韵尾的韵母,与阳声相对。如中古韵书中的支、脂、之、质诸韵。(2)狭义指无鼻音,亦无…
紫阳花 [ zǐ yáng huā ]
花名。唐 白居易《紫阳花》诗:“何年植向仙坛上,早晚移栽到梵家。虽在人间人不识,与君名作紫阳花。”自注:“招贤寺 有…
蛩韵 [ qióng yùn ]
犹蛩声。 元 赵善庆 《庆东原·泊罗阳驿》曲:“砧声住,蛩韵切,静寥寥门掩清秋夜。”
揄揶有鬼 [ yú yé yǒu guǐ ]
《世说新语·任诞》“襄阳罗友有大韵”刘孝标注引《晋阳秋》:“友字宅仁,襄阳人。少好学,不持节检……温(桓温)虽以才学…
中遘 [ zhōng gòu ]
同“中冓”。唐 刘禹锡《历阳事七十韵》:“口语成中遘,毛衣阻上征。”
鲁册 [ lǔ cè ]
指《春秋》。 宋 欧阳修 《新营小斋凿地炉辄成五言三十七韵》:“ 鲁 册谨会盟, 周公 彖凶吉。”
传花 [ chuán huā ]
传递花朵。宴会时的一种游戏。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六:“ 欧公 在 扬州 ,暑月会客,取荷花千朵插画盆中,围…
雕励 [ diāo lì ]
犹砥砺,磨练。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 魏武 於诸子中独爱 植 ……而 植 狂性不自雕励。”彫勵:谓砥砺言…
鸱蹲 [ chī dūn ]
如鸱蹲状,局促而瑟缩。 宋 欧阳修 《雪对十韵》:“儿吟愁凤语,翁坐冻鴟蹲。”
阳秋 [ yáng qiū ]
(一)、指 孔子 所著《春秋》。晋 时因避 晋简文帝 郑后 阿春 讳,改春为“阳”。唐 司空图《华帅许国公德政碑》:…
飞卫 [ fēi wèi ]
传说中的古代善射者。《列子·汤问》:“ 甘蝇 ,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 飞卫 ,学射于 甘蝇 ,而巧过其…
东牀客 [ dōng chuáng kè ]
指女婿。唐 刘长卿《登迁仁楼酬子婿李穆》诗:“赖有东牀客,池塘免寂寥。”宋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八:“文康公 赐某…
东床客 [ dōng chuáng kè ]
指女婿。 唐 刘长卿 《登迁仁楼酬子婿李穆》诗:“赖有东牀客,池塘免寂寥。”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八:“ 文…
貂襜 [ diāo chān ]
(一)、貂皮制成的短衣。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秋日遣怀次韵》:“向阳裁白帢,终岁忆貂襜。”(二)、借指贵臣。
栗冽 [ lì liè ]
栗烈。栗,通“ 凓 ”。 宋 苏轼 《次韵子由月季花再生》:“乘时出婉娩,为我暖栗冽。”慄冽:寒冷。 宋 欧阳修 《…
三十六鳞 [ sān shí liù lín ]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鳞介篇》:“鲤,脊中鳞一道,每鳞有小黑点,大小皆三十六鳞。”因以“三十六鳞”为鲤鱼的别称。宋葛立…